2.2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瓦伊纳《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的关税同盟理论为代表。基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组建关税同盟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对区域集团内的国家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指组建关税同盟成员方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相互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加,包括生产创造效应和消费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与高成本产品成员方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低成本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造成的福利损失。是否组建关税同盟,取决于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的比较。从发达国家之间组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来看,由于其供给和需求曲线较为平坦,贸易创造效应较大,且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不占优势,贸易转移效应较小,因而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正效应较为明显。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会导致成员国在某些生产领域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相应的生产活动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集中,进而形成使每个国家的总体利益都增加的区域性专业化地域分工,但对第三国即非成员国产生贸易壁垒和福利负效应,因而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封闭的模式。金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所产生的静态效应不是很大,主要是动态效应。不能简单的照搬西方国家的区域合作模式,要有所创新。
2.3产业间贸易理论
有关贸易互补性的理论,最早应追溯到以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大卫·李嘉图(Ricardo,1817)为代表的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与闭关自守相比,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不仅使每一个国家能够获取更多的廉价商品,更重要的是能促进一国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正是由于贸易双方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才使各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为贸易双方的贸易往来提供可能。然而,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有其局限性,它只说明只有当贸易双方各自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时,两个国家的商品才具有互补性,才能进行交换;如果一方没有任何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按照斯密的理论,双方就不存在贸易互补的可能,也就不能进行贸易。在亚当·斯密的理论基础上,大卫·李嘉图创立了比较成本学说。其核心论点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解释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仍然可以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且参与国都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利。
3 金砖国家经贸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2009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分别实现了9.60%、1.32%、2.42%、1.22%和0.49%的世界商品出口份额,以及7.91%、2.02%、1.51%、1.05%和0.58%的世界商品进口份额。其中,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二的商品进口国,而货物贸易规模最小的南非,在货物出口和进口方面分别排名世界第38和第34。如表3.1所示:
表3.1 2009年金砖五国商品贸易世界份额和排名
出口份额(%) 出口排名 进口份额(%) 进口排名
中国 9.60 1 7.91 2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