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2003-2015主要商品进口粮食数量分布图(单位:万吨)
注:数据来源:中华粮食网数据中心
(三)进出口市场结构
粮食是一种关系到经济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特殊产品,可以说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尤其重视粮食的稳定供给与粮食的安全问题,即便是在恩格尔系数很低的情况下,粮食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很小的发达国家,也是相当的重视粮食供给的。目前我国的粮食对外贸易采用的是适度调控、自给自足的方针。随着中国加入WTO进一步的成长与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我国粮食产品的对外贸易开放水平的不断扩大。
近年来,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进口农产品,稻谷的贸易量在世界产量的比重是6%,由表3可以进一步得知,印度尼西亚、日本、俄罗斯和韩国在粮食对外贸易发展中是我国稻谷的主要出口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与美国是我国小麦进口的重点来源国家;中国稻谷进口的国家来源主要存在于东南亚区域,包括越南、泰国。东南亚区域是我国小麦的主要出口国家,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我国玉米生产量是全球上玉米总生产量的五分之一,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玉米主要出口方向包括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与地区,美国、德国、法国、越南和老挝是玉米生产的大国,它们是我国玉米的主要进口国家与地区。巴西、美国与阿根廷是世界上大豆产量较高的国家,而日本、韩国与朝鲜的大豆产量较低,故前者是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国家,后者则是主要出口国家,并且对后者的出口额占据我国大豆出口总额70%的比重。[3]
表3 中国粮食主要的进出口国家
粮食品种 稻谷 小麦 玉米 大豆
进口国家 泰国、越南 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 美国、法国、越南、老挝、德国 美国、巴西、阿根廷
出口国家 印尼、日本、俄罗斯、韩国 韩国、菲律宾、印尼、越南 韩国、日本、马来西亚 日本、韩国、朝鲜
注:依照中国粮食贸易信息网总结得出
二、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长久以来,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自给为主, 进口为辅的对外贸易政策, 我国粮食的宏观调控体系就是把储备粮做为根本, 把进口粮食做为主要调控。政府主要是把国内市场做为主体,目的是达到国内的产销均衡, 所以,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上往往就会出现粮食产品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内外贸脱节、政策滞后,粮食贸易进口比较集中出口不容乐观,出口企业盲目压价及贸易摩擦增加等问题。今天我国加入WTO的保护期已经结束,该怎样充分合理的运用自身拥有的优势进一步高效优化我国粮食的进出口结构, 来更好的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为我国粮食的对外贸易获得最大的效益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4] 。从如今的我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可知, 其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粮食生产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人口规模庞大,耕地规模有限,故人均所占有的耕地资源的比重相对较少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5]。粮食产量尽管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是却仍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供给不足的情况,不能从根本上来改变国内粮食生产供求紧张的这一局面。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增快,人们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也在日益趋向多元化。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标准化与专业化程度还没有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加上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这一国情, 粮食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国内市场的需求均衡, 然而,粮食种类的生产质量标准却不能达到国际市场的要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