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十二连增”的目标,库存规模攀升历史新高,但是进口数量也在随之不断上升,我国粮食“三量齐增”的现象也引起了各界经济专家与学者的广泛的关注。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针对粮食进口数量的增加答记者问时说,粮食产品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原因在于结构性的需要与价格不同的存在,“现在,由于我们国家农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并且不集中、成本高等原因,故粮食价格在全球对外贸易中并不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论文网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成本每年平均大约以10%的速度增长,我国的小麦、大豆、稻谷、玉米等这些重点粮食的生产成本及其投入成本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的高新科学技术,优质机械化生产力,高效率生产方式相比,我国的粮食生产技术却相对的落后,因此这就进一步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比较优势逐渐的失去。构成粮食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与生产资料成本。粗放型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结构类型,生产力与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规模化经营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致使其本身的比较优势逐渐的下降。此刻,国际上的粮食价格在不断地走低,与之相比,我国粮食产品的价格明显缺乏竞争优势,同时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的下降[7] 。
(二)内外贸脱节,政策滞后
从全国上来说,粮食内、外贸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系统,是目前粮食流通体系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这一现象进而给我国粮食的购销与粮食产量的供给上的平衡带来了诸多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使我国内外贸结构陷入难以有效控制的现状。事实上表明,粮食的内外贸存在脱节,在客观上,粮食的进出口往往形成了对国内粮食总产量供给平衡的逆向调整,进而言之,其却在不断地削弱宏观调控的规模,使其成本逐渐增加。同时,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环节脱节,使得内外贸企业不能够更好的相互了解,不利于我国合理高效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且以较低的成本融入到世界粮食贸易的格局中。外贸分离,多方负责,权责不清,方向模糊,导致中国的粮食进出口没有清楚统一的贸易主体,致使我国不能够有效对国内市场与粮食进出口进行适时的管理。
政策滞后,企业的职能和政府的职能之间存在交叉,在经营与管理上,管理主体趋向于多元化,因此,不能够跟上市场经济合理化发展的步伐。在十三五规划的对外贸易新政策的利益方向下,粮食外贸企业不仅拥有了更好的经营条件,也更趋向于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粮食进出口的现实状况与国家政策所规定的以粮食安全为目的的方向,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粮食进出口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捷。“从客观上考虑,自给为主,进口为辅是我国粮食对外贸易政策采取的主要措施。当出口数量太多了,国内粮价就会上涨了,因此赶快刹车采取措施来停止出口。政府将国内市场作为主要的方向,要做到国内供销协调,故现在我国的政策措施就是需要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协调在一起。”谢扬[ 谢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曾经这样表示。
(三)出口企业盲目压价,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出口企业盲目压价会造成我国相关企业的自相残杀因此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之间为争夺粮食出口的市场,采取竞相降低价格的方式,形成恶性竞争,其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挫伤的还是我们中国自己。这就是所谓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损害我国的粮食整体形象,使其缺乏了国际竞争力。当然也会危及我国资源安全与损害广大百姓的利益。目前,我国大部分粮食生产并不能够以贸易为向导来及时平衡贸易结构,也不能够生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粮食种类。并且我国的出口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彼此竞争的现象, 盲目压价导致我国的粮食出口价格在逐渐的下降, 进而致使贸易摩擦不断出现[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