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谢 28
参 考 文 献 29
1 绪论
1。1频域光学相干断层图像
光学相干断层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的医学诊断成像技术,它可以在活体组织内进行分辨率达微米级的断层成像[1]。OCT是利用光线进行检测病变的,因为光线是很容易进入眼睛内部的,所以OCT非常适合在眼科诊断过程中使用,它能够获得患者眼睛内部结构的断层扫描图,可以为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利用OCT视网膜成像得到的眼内部结构图像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对于眼科医生了解视网膜不同结构层次的病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论文网
OCT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把光束射到将要被成像的组织或者标本上,光束被不同距离上的显微结构反射,通过测量反射光的时间延迟,可以无创地测量组织或标本的纵向内部结构,在不同的横向位置上进行连续的轴向(纵向)距离测量,然后把获得的信息显示为二维的横截面图像,OCT的基本原理类似于B型超声波,它们之间的差异是OCT利用的是光线,而不是声音。另外,两者的最终成像的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标准超声波只能达到150μm的分辨上限,OCT则能够明显提高到8μm范围的分辨率,而且通过精确测量视网膜厚度,获得可观和可重复性的数据,可以反映测试时视网膜的状况。OCT以伪彩色清楚表示的组织截面,可用于解释眼部组织解剖上的病理改变。
OCT可以产生分辨率非常高的眼部组织断层图像,具有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彩色眼底照片两种成像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OCT不但可以定性地显示视网膜病变,而且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眼部结构的厚度;OCT不但可以对视网膜疾病进行精准的诊断,而且可以对患者进行多次的非入侵性的追踪观察;不但可以对眼病手术前进行手术方案的设计和预后的预测,而且可以对手术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以上这些这些特点使OCT在眼科诊断以及治疗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对于以前的时域OCT(Time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成像技术,SD-OCT成像技术提高了扫描的速度,使得成像的质量更加清晰和易于分辨,因此SD-OCT已经逐渐取代TD-OCT成为新的OCT成像手段。
1。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2]以往被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它是一种老年性自发性疾病,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主要发生于65岁以上人群,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型。由于其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该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AMD是由于黄斑区色素上皮退化、新生血管膜形成而导致慢性进行性双眼中心视力的减退。和老视不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非是随着年龄增长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该病的病因尚未确定,可能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老化、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障碍、中毒、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或眼部某些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虽然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对于AMD的病因认识和疾病预防以及诊断治疗方面将取得很大的进步。文献综述
干性AMD在OCT图像中可以观察到硬性或软性玻璃膜疣[3],脉络膜视网膜萎缩以及色素上皮萎缩。(1)硬性玻璃膜疣:OCT图像显示在多发的小的RPE脱离,局部色素上皮变薄,神经上皮厚度正常。(2)软性玻璃膜疣:OCT图像表现为RPE半球形隆起,其上的神经上皮层变薄,RPE隆起的下方可见中度,反向散射,脉络膜光带仍可见。(3)脉络膜视网膜地图状萎缩:OCT图像表现为萎缩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变薄甚至萎缩,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增厚。(4)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OCT图像表现为黄斑区局部RPE高反射光带断裂。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