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主要着眼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包括企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完善、发现的问题是否能有效解决、公司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等。
内部控制的意义在于,通过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对企业内部环境做出改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开展;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1]。
1。2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文献综述
会计信息是由企业生产的,对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加以数据反馈的经济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产生,能够帮助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的状况并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研究,能够帮助他们做出合理准确的决策;对于国家政府而言,会计信息是对企业进行监管和对经济发展做出一系列调控的基础性数据。
会计信息的作用显而易见,因此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会计信息质量内涵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从公司自身角度来说,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发布的信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规定。如果考虑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那么会计信息质量则是其能否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及其满足的程度的高低。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使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经营成果,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整改,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及目标制定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的研究企业,以做出合理决策。值得强调的是,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都能达到较高的质量,对于改善经济环境也将是一大助力。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提供了低质量的会计信息,则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会计信息质量低下极易产生舞弊现象,企业为了掩盖存在的问题、为了管理层谋取私利、为了欺骗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夸大、扭曲、捏造,往往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图1 IASC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层次结构
上图是IASC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层次结构图。会计信息质量有如下特征: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重要性、中立性、及时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明确认定,并认为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四大主要特征,同时把及时性和效益成本认定为制约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限制条件[2]。
1。3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1。3。1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加强
会计信息在企业传递、循环的过程中,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断完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每一项控制活动得以展开的保障。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是一个管理层下达、员工接收、员工再反馈的过程。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管理层通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直观地了解企业经营全过程,并作出决策,修复内部控制的漏洞。在这一过程中,关键就在于传递的会计信息是否满足质量要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和漏洞,对企业及时完善内部控制起到促进作用。相反,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其反映的内部控制出现误差,使其不能发挥实际作用[3]。
1。3。2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保证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防止徇私舞弊问题的产生,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是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会计信息失真主要由两个方面造成,分别为非故意性行为和故意性行为。后者往往是由于会计人员受利益诱惑或者在领导指示下,不遵守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供不真实的会计资料。内部控制制度的产生正是为了防止后者的出现。强有力的内部控制能够限制管理者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监督会计人员的工作,从根本上预防故意性行为的发生,从而实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