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据CNNIC统计,截止2016年6月,全国上网人数高达7。01亿,互联网占有率已经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3。1%。其中手机上网人数高达6。65亿,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2。5%。2015年,“互联网+”模式产生,并迅速渗透到我们生活中,各种电商平台(如:B2B、B2C、C2C、O2O等)层出不穷。至今为止,互联网金融已经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位置,并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为大背景,来分析滴滴打车在“APP金融”领域的发展及盈利模式。
1。1研究背景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近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市场金融领域发生了变革,传统的市场结构关系和社会观念都在瓦解,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利益群体对“文化部落”差异化需求和市场经济成分的碎片化分割【1】。“碎片化”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不再选择单一的、从众的产品,选择更加趋于理性,更主张个性化、多元化、内在化。互联网碎片化时代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商务平台,如滴滴打车等打车行业,美国的Airbnb等租房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层出不穷并充斥我们的消费市场。传统的金融市场存在着供需矛盾等一些问题,再者金融市场的规则和秩序在市场的发展潮流中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随着滴滴打车这些创新性的商业模式的涌现,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使原本存在的一些矛盾得到了缓解,也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2】,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向了国家顶层制度设计的顶端,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对互联网与交通领域进行融合创新,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及运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等都互联网化,提高交通运输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交通运输发展更加便携化。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运营商们可以通过有效的信息处理、资金流转和资源整合,为供需双方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等服务,提供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率的服务体验。中国的“滴滴出行”、美国的Uber、Airbnb的成功运营,使之成为出租车行业和租房行业的寡头,这一成功的案例,也推动了大众创新、创业的高潮,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渗透到各个餐饮、家政、房屋租赁、交通等行业。
1。2研究目的论文网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手机APP越来越多,手机的移动支付也占据了主导地位。本篇论文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以“滴滴打车”为分析对象,分析研究滴滴打车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以及存在的隐患等问题,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对电子商业市场平台的市场存在方式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该如何占据市场,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能否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适应消费环境的多元化。
2 滴滴打车的发展及成长环境
2。1滴滴打车的发展背景
2012年,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稳步发展,软件市场蓬勃发展,滴滴打车就是其中一个成功案例,顺利打入城市居民生活。随着消费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问题也随之而来,早高峰、打车难、空载率高,可见中国打车市场并不乐观,而滴滴打车的出现,正好平衡了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矛盾,方便、省时成为滴滴的代名词,“滴滴打车”也顺势成功打入“APP金融”领域,在打车软件市场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