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抽象本质,假设模型
在为学生创建相关的学习情境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兴趣和热情做铺垫,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建模目的以及建模对象的特征去引导学生将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进行简单化,并对其中的本质特征进行抽取,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进行假设,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化问题。而教师要做的便是指导学生运用估算、画图、类比等方式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假设,为建构数学模型提供方向。例如,在探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反复画图测量比较、取特殊值等方法来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大胆的提出猜想。这时学生会发挥想象提出不同的猜想:“没有直接关系”、“两条较短的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尽管这些猜测并不都是完整或正确,但通大胆假设这一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充分思考和分析,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制定策略,建构模型
模型的构建是建模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模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建构模型时策略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它对建模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数学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指导时要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和认知特点,让学生们亲自去经历整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学会合适地去定制策略、自己去建立小学数学模型[5]。例如,在学习“植树问题时”,可以出示以下题目:同学们植树,每隔2米种一颗树,一段10米长的路一共要种几棵树?很多学生会用:路长&pide;间隔长度=棵数,即10&pide;2=5的方法求解,却忽视了最末端的树苗没有间隔长度,从而建立了错误的模型。这时数学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借助画线段图来辅助理解,小路用线段表示,树用圆点来表示,这样便能帮助学生很明了地去发现其中的关键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建立模型:“棵数=路长&pide;间隔长度+1”。
4、回归实际,拓展模型
数学源自于生活,也应该应用于生活。可以利用学到的内容去高效地地解决现实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6]。因此,构建数学模型以后,老师还需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将构建好的数学模型复原为详细的数学问题或者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数学模型概念的经验不断扩充和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例如上文所说“植树问题”,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去探究“只植一端”或“两端都不植”的情况,去帮助学生重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以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建模的本领。
3。3 建模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及设计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建模思想是实施数学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所以细节方面问题应该是我们最先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的建模思想得到提高[7]。以下就以一个经典数学问题和一节数学课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建模教学。
1、案例设计
案例:甲和乙两个人从A、B两地同时启程,并相向而行,相遇点为距A地500米处,二人相遇后继续各自行进,两人到达各自的尽头后就按原路返回,又一次相遇点与A地相距300米。那么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提到相遇问题,学生最先想到的模型可能是:速度总和*时间=路程,然而,在此题中甲、乙两人速度未知,相遇时间未知,经过尝试学生会发现这种方法在此题中行不通。此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换种思路进行思考,设A、B两地间的路程为x米,将整个过程用线段图来形象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