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4。1 芯片基本结构 6

2。4。2 AD9835封装及其引脚 7

3 硬件设计 10

3。1硬件设计总体内容 10

3。2 AD9835及其外围电路 10

3。2。1 AD9835基本应用电路 10

3。2。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1

3。3 SPCE061A及其外围电路 14

3。3。1 SPCE061A主要特性 14

3。3。2 SPCE061A的基本结构 15

3。3。3 SPCE061A的最小系统 16

3。3。4 SPCE061A的开发方法 16

3。3。5 SPCE061A的封装及其引脚 17

3。3。6 外围电路连接 19

3。4 PCB板设计 20

4 软件设计 24

4。1 集成开发环境 IDE 2。0。0 24

4。2 软件总体流程 24

4。3 初始化模块 25

4。4 数据转换模块 26

4。5 写数据模块 27

5 调试与结果 30

5。1 硬件电路的调试 30

5。2 软件调试 30

5。3 调试结果分析 30

结  论 33

致  谢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 调试过程图 37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为满足现代电子测量、调频通信、电子对抗等的需求,我们对信号源频率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通信,测控,雷达[1],现代化仪器仪表及电子对抗等领域中,信号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电子设备,是一种提供各类工作需求电信号的设备。信号源包括正弦波信号源、脉冲发生器、任意波形发生器、合成信号源、函数发生器等。它是电子测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系统的性能[2]。而信号源频率精度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振器输出信号频率的特性所决定。电子技术在发展,相应的信号源的性能就得跟上,现代电子技术对相位噪声、频率分辨率、转换时间、体积及功耗等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3-5]。

传统意义上的RC,LC振荡电路已无法满足高性能信号源的要求,然而频率合成技术的诞生解决了这一难题[6]。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s, DDS)是一种新的全数字频率合成原理。这一技术在1971年由美国学者J。Tiercy,M。Rader和B。Gold等人首次提出[7]。DDS是一种以全数字的频率合成原理为基础,从相位出发直接合成波形的频率合成技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irect Digital Synthesis, DDS)的出现为进一步提升信号源的性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它有着输出波形灵活且相位连续、频率分辨率高、频率稳定度高、相位噪声低、频率转换速度快、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等优点[8]。在本课题中,所要研制的波形发生器主要是用于产生频率可变的正弦信号,作为驱动器为石英晶体微天平[9](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简称为QCM)传感器提供输入源。

上一篇:STM32基于WIFI通信的数字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下一篇:Matlab离散时间网络化控制系统故障检测策略

基于Java的串口通信设计

基于Kinect的深度图像编码

基于混沌的数字图像加密技术研究

基于Virtex-5FPGA的图像处理系统研究

基于移动通信的工业生产线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基于TF/IDF特征的网络问题自动分类研究

基于坐标变换方法的隐身...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安康汉江网讯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