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献综述在国外,对自贸区发展的相关文献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以克鲁格曼(1991)为首的“乐观派”,他们认为自贸区的建立对区内所有国家都是利大于弊的,且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身是遵从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这样的波浪形规律。因此各国应该积极建立自由贸易区,消除贸易壁垒,减少关税,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早在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而在1957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庙尔达尔把“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不利影响或阻碍因素称为“回浪效应”。他认为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会在收益差异吸引下从不发达的地区流向发达的地区,这会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所以建立自贸区只会使双边或多边中较发达地区收益。43834
对自贸区效应的定量评估模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由约翰逊(1960)提出的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该模型通常按照常弹性转换方程来描述为了优化出口产品利润,把国内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出口之间进行优化分配的过程,Adams和Park(1995)建立了一个动态CGE模型分析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对东盟以及世界其余国家的影响,得出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使得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增大,但同时也会造成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结论;第二种是由巴拉萨(1967)提出的巴拉萨模型,这个模型对区域贸易合作前后进口的需求弹性的变化进行计算,从而说明区域经济贸易合作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第三种是由Poyhonen(1963)和Tinbergen(1962)最早引入的贸易引力模型,早期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主要是表现在研究区域经济在合作方面对两边贸易在流量上的影响,但最近调差人员开始利用增加制度的质量指标来考察每个国家的国内制度因素以及制度趋同对两边贸易的影响。通过应用引力模型的研究发现:每个国家制度的优劣对两边贸易有明显的影响,制度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量会比较大。
国内文献综述
在国内,有相当多的文献是关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双边或多边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就中、日、韩之间是否需要或者能够建立自贸区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谢康(2005)认为,由于中日、中韩、韩日之间情况各不相同,首先应该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安排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为中日韩自贸区做好准备。包艳和崔日明 (2007)觉得中国、韩国、日本三国自贸区的建立是必要的,但是建立该自贸区的最好的理论方案是三国三边同时一起整合并建立自贸区, 而最好的现实方案是中国与韩国之间首先建立起双方自贸区, 在此基础上然后吸引日本的加入, 一步步向中日韩三方自贸区过渡。梁春媚(2005)则持从三国之间经济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角度来看,认为由于三国的经济水平不同、市场结构差异、政治历史问题等使得建立自贸区的可能性不大。孟晓艳和王涛 (2007)对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中韩两国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发展相对稳定,且均有建立自贸区的意愿,再者东北亚政治经济亟需缓和并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与韩国之间建立自贸区也是非常必要的。李非(2013)则研究了中国建立双边自贸区所产生的贸易效应。由于自贸区内消除了对于关税和贸易壁垒导致货物的贸易规模增大,从而使得双边投资量也不断增大。而随着自由化程度不断地提高,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也将得到迅速发展的机会。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在自贸区相关领域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整体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但是由于中国自贸区的建立起步较晚,国内外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双边或多边的自贸区形式,但是对于中国(上海)自贸区“境内关外”形式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借鉴了已有的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对上海自贸区和香港在航运领域的发展及两者之间的竞争差异性和区位互补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此对未来国内自贸区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依据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