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44494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论文网。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文学界对杜甫的研究大致是从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以及杜甫和李白的对比进行研究的。例如:《以<兵车行>为例,分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中的研究认为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兵车行》全诗按记事记言分为两部分。记事部分描写行人出征、亲人哭送、尘埃遮天盖地、哭声直上云霄的悲惨场面。特别是对家属们奔走拦道,牵衣顿足而哭的情景稍作几分速写,以大笔渲染出漫天黄尘,读之便觉车声,马嘶,人喊,在耳边汇成一片纷乱杂沓的巨响。诗歌通过提炼少量最典型的细节概括统治者多少次征丁造成的百姓妻离子散的悲惨场面,充溢着沉痛忧愤的激情。记言部分从兵役和赋税两方面写“行人”对不义战争的控诉。其中“点行频”三字是问题的核心,“北防河”、“西营田”、“还戍边”从服役地域之广、任务之繁来说明“点行频”,反映出“行人”对征兵的强烈不满。“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梨,禾生陇亩无东西”的血泪控诉,则揭示了开边战争给后方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对深受战争之苦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价值的深深疑虑。全诗或三字句渲染紧张氛围,或五字句变换节奏,或七字句表达沉重心情,或刻画场景,或叙事,或书愤;多次换韵,或一韵一事,或一个场景。记事部分刻画众多“行人”的情态,为记言部分作铺垫;记言部分描写一个“行人”的控诉,是记事部分的深化。记事写人哭,记言写鬼哭,前后呼应,相互映衬,使全诗形成一个整体,笼罩在一片悲剧气氛之中,体现出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