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文的运用十分广泛,这对培养中学生的说明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思考我国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传统教学,当今的说明文教学进步很大,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本质要求,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初中生说明文的阅读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中学生的长期发展。所以,我们应当多参考前人研究成果,认真审视教学问题,清楚分析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现存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全面的反思,并剖析影响问题的因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44505
“说明文"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清木学者龙伯纯的《文字发凡》中,但影响不广泛。五四运动以后,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对说明文字予以高度重视,教育家蔡元培在《论国文的趋势》一文中,将“说明的实用文”独立列为一种文体。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在1919年出版的《文章作法》一书中提出了文体五分法,列出“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小品文”五大文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1933年时把说明文称为“解释文”。到1936年,在他与夏丐尊合著的《国文百八课》中论文网,明确列出了“说明文"一类,并提出是与记叙文、议论文同等地位的文章体裁,这样“说明文"的名称正式确立并延用至今。
1935年,叶圣陶和夏丐尊先生合编了初中语文自修教材《国文百八课》,其中的第三册,主要编列说明文作为课文。叶圣陶强调说明文必须以解说事
物内在真实为主的实质。
建国以来,有关说明文教学的研究专著仅一本,为198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叶苍岑老师的《说明文教学问题研究》,该书以科学严谨地态度系统地论述了说明文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在“什么是说明文,为什么要教说明文,说明文教学该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等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目前,随着现代生活中说明文地位的提高,对于说明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也日益丰富。《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6月发表《说明文:呼唤工具与人文的整合》的案例探讨组文,提出了说明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17期《说明文教学中的精神渗透》从多个方面谈了说明文中渗透的人文精神。《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12期《说明文教学的“双维性”》一文指出说明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教学效果。西南师范大学张玉宏老师的硕士学位论文《初中语文说明文单元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探究》就单元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做了详细地论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2]叶苍岑.说明文教学问题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3]张晓红.说明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甘肃省教育学院学报,1999(01).
[4]刘珊.说明文教学浅说[J].基础教育研究,2000(02).
[5]王婧.中学语文教法初探[G].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6]黄青喜.中学语文说明文教材改革势在必行[J].许昌师专学报,1995.
[7]张俊岭.对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
[8]王永元.说明文审美教育摭谈[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9]张春平.说明文教学思路—谈[J].语文教学通讯,1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