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与互联网高速发展转乘的社会,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其文化传承模式越是以复杂的形态发生着改变。文化传承涉及一个社会如何以某种方式将社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知识体系、谋生技能和生活方式一代代传递下去,它是文明或者文明积累的基本方式,也是一个民族或社会不断向前行的基本条件 。同时文化传承与技术革新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两个重要力量 。周晓虹教授在对文化传承做出研究时证明了家庭社会中存在的反向社会化文化传承的模式,以深入访谈的系列化考察得出亲子权威反哺长辈的例证。同时周裕琼在研究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的关联时,也是深刻论述了在当前信息社会掌握数字技术优势的晚辈在家庭中传授新技术知识的作用与角色。49080
社会向前发展必须正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信息化社会文化传承不再绝对以传统的经验式教育模式按照以往的从上往下的传承方式进行,而是更多以晚辈“反哺”长辈的“反向”式文化教育模式进行。
(二)后喻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她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由古至今的文化分为三种模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指的是晚辈向长辈学习,是上面提及的那种“父为子纲”的经验式教育的文化传承模式;并喻文化指的是同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后喻文化指的是和前喻文化完全相反的文化传承模式,是指长辈向晚辈学习。M.米德提出的三种文化传递模式,令人信服的论证了在急速的社会变迁的巨大推动下,新的文化传承模式出现的历史必然性①。无论长辈在主观上接受与否,客观上晚辈确实逐渐成为了他们生活与习作上的一种“老师”,这种身份的转变来源于社会的变迁与改革的发展大条件下的社会角色改置。
结合我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变迁情况,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用“文化反哺”的理论对M.米德的后喻文化理论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即“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③。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互联网产生发展到现在完全进入了信息时代论文网。每一次的社会变迁与改革都会衍生出现代向传统权威挑战的碰撞,人们的社会家庭生活、知识体系、思想意识等都在发生着改变。在当前信息社会里,晚辈有着绝对的条件占据优势地位来“反哺”晚辈,长辈无论是客观上被迫还是主观上主动接受新事物,向晚辈学习,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学意义。从长辈接受电话、网络等新信息事物的学习与惯用中,可以探究到他们接受新事物的目的与意义,不单单是为了接受学习跟进潮流,还希望通过一种当前社会认可的方式与家庭子代、同辈之间构建更加亲密与和谐的关系,结合长辈目前的生活现状,接触新事物可更好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需求。由于长辈思想中固有的传统权威化经验教育模式,对新事物的接受认可与学习并非所有人从一开始就是主动接受的,而由被动到主动是在社会生活转型的大框架下他们选择了逐渐随之做出改变。
新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体制完全变革,新一代带来的潮流冲击不断蔓延开来论文网,由排斥到接受并推广开来需要一个思想转变与社会改革的周期,在此间年轻一代不断占据文化反哺权的优势,树立反教化权威。
(三)社会距离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中提出交往行为是一种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以语言为媒介,达到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社会变迁导致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克服空间、时间及心理上的距离限制才能延续主体间交往,继续保持联系沟通感情 。王嘉晰在研究中注意到在家庭沟通中,新媒介可以克服地理距离带来的不便,手机等网络媒介可以更好地还原沟通场景与情境为交往创造条件,父母出于满足与子女沟通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只能被动的接纳新媒体技术。新媒介可以克服地理距离带来的不便,手机等网络媒介可以更好地还原沟通场景与情境为交往创造条件,父母出于满足与子女沟通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只能被动的接纳新媒体技术 。微信等媒介技术用于交往聊天,更兼具其他娱乐休闲功能,不仅为沟通提供条件,更为生活提供乐趣,譬如一些网络时尚热语对家庭代际关系交流也产生很深的影响 。以上都说明创建新媒体技术为家庭亲子、社会交往提供了新的方式与工具,为缩短距离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