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光、曹一(2011)说明了P2P网络借贷发展的积极意义,在分析了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之后,认为应当从监管原则、监管模式、监管内容入手构建监管体系。
王长江、杨金叶(2015)从几种不同背景的平台开始分析P2P网络借贷的特点、发展趋势,然后对平台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既要鼓励创新又要规范、引导监管,最后探讨了监管的原则、核心以及机制。
宫晓林(2013)指出传统银行业有独特的优势是互联网金融业不能替代的,如完善的基础设施、长期建立的信任及专业的技术分析,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行业自律和行业创新。
张明(2013)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在面临的风险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指出应当在充分考虑了风险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49990
刘明彦(2014)把P2P网络借贷平台与商业银行作比较,优点如下:采取线上操作,成本比较低;节约了商业银行所要接受的资本金监管、准备金监管、流动性监管等监管成本。
李渊博、王珠琳(2014)以拍拍贷为例,对投资者投标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分析论文网,指出网贷过程中的信任问题主要包括借款人的借入信用、投资者的借出信用和平台信用。
陈曦、计兴辰(2014)着重从征信和信用风险控制方面分析网贷平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国内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平台不同的模式,分析借贷过程带来的法律风险、监管风险、信用风险、投资者风险等,最后主要从监管、立法方面提出建议。还有学者运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羊群效应对投资者决策普遍存在影响,个人信息(包括硬信息及软信息)对交易行为的影响。同时,大多数学者认为国外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比较成熟,对投资者这一部分的研究比较少见。
参考文献
[1] 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4(4):32-35.
[2] 王长江,杨金叶.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5(4):98-103.
[3]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86-88.
[4] 张明.警惕P2P网络借贷的潜在风险[DB/OL].
[5] 刘明彦.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的掘墓者?——从P2P说起[J].银行家,2014(1):107-109.
[6] 李渊博,王珠琳,朱顺林,张琦.P2P网络借贷市场中出借人投标行为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基于信任的视角[J].特区经济,2014(8):135-137.
[7] 陈曦,计兴辰.浅谈P2P网贷平台的征信和信用风险的控制[J].时代金融,2014(6):63-64.
[8] 孙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建议[J].价格月刊,2014(11):86-90.
[9] 卢馨,李慧敏.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J].财政税收与资本市场,2015(2):60-68.
[10] 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19-21.
[11] 郑重.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与协调[DB/OL].
[12] 郭纹廷,王文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防范——基于相关利益主体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5(2):92-96.
[13] 邱兆祥,孙成旺.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及其对金融监管的挑战[J].金融观察,2014(11):23-28.
[14] 冯果,蒋莎莎.论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及其发展[J].新视野,2013(5):29-35.
[15] 王肖,黄杨,刘华楠.论“跑路潮” 下P2P网贷投资者的风险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5(2):111-113.
[16] 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朱连才.P2P网络借贷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