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生动性,往往是借助修辞手法来完成的。就从《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这件事来说, “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刘邦逃席”等细节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作者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让人身临其境。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樊哙闯帐”这一段了,作者先描绘了樊哙的鲁莽粗暴行为:“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嚮立,嗔目视项王。”(“内”,通纳。“嚮”,向)[8]接着写道“头发上指,目眥尽裂。”意思是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此处就是运用了夸张手法进行渲染,读完这八个字后,樊哙这个人的人物形象就立刻呈现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怒发冲冠,近乎疯狂的樊哙。而且从作者对人物的夸张描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鸿门宴”上浓浓的火药。
修辞在我国古代的哲学著作中随处可见,例如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首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一句应翻译为:烟雾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水边的沙滩。
“修辞”的本义就是修饰言论,是利用语法、词汇、语音、文字等多种语言手段来调节、修饰语言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古时候,人们对于运用各种修辞非常重视,用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有的华美、有的简洁、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形象。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丰富多样,接下来就分析几个常用的古代修辞方式。
二、古代常见修辞方式
(一)引用
引用的目的是“據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11]。引用的有三个类别,分别是:引言,引事,引文。修辞效果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与使内容的表达更加含蓄、典雅。
1.引言
就是引用一些没有出现在书本上的名言、谚语、俗语等,这样可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上》)引言比较明显,这里就不再赘述。
2.引事
也就是在行文时运用历史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修辞在古代运用得比较多,有的引事很容易看出,例如:如: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在这里,司马迁就引用了多个历史人物的事件,这些人物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也只有在写作中才能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在阅读古文中,我们也要注意那些暗用的历史故事,例如:
①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杜甫《前出塞》)
②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例①中的“功名图麒麟”,暗用了一则故事,那就是汉宣帝(刘洵)把霍光等十一个功臣画像置于麒麟阁之中。不知道这一故事的人,看到这样就可能颇为费解了。②句的意思是:现在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经成了梦中的景象,梦醒了又不知道在何方?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这句中的“尘暗”句引用了苏秦故事,苏秦到秦国游说不成,钱没有了,黑貂裘也破了,只能“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一》)作者借用这个历史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反映他的悲愤和感慨。
- 上一篇:陶渊明《饮酒》组诗述略研究
- 下一篇:汪曾祺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探讨
-
-
-
-
-
-
-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