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出现在世界各地民族的语言中。但不同地区的语言色彩词数量多寡不均。汉民族语言颜色词数量丰富。学者李红印在《汉语色彩范畴的表达方式》中提出,汉语颜色词经历了“分辨—指称”和“描绘—刻画”的颜色发展过程,汉民族语言中的颜色词不仅蕴含着汉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心理变化,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
汉语的颜色词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颜色词最早依附于具体实物名词,例如《尔雅》中的“赤苗、白苗”、“赤棠、白棠”;再逐渐与实物名词分开,例如在《说文解字》中的作者解释“红”为“帛之赤白色也”,解释“绿”为“帛青黄色也”;最后随着生产力发展,颜色词所依附实物逐渐消失。在此过程中,颜色词从对实物名词的依附中独立出来,最终演化为独立的词类 。
在20世纪五十年代,胡朴安先生在《从文字学上考见古代辨色本能与染色技术》一文中考证了上古存在“五色之名”,但时学界还未提出“颜色词”的名称与定义。朱泳燚在《鲁迅作品中色彩词的运用》中最早提出了颜色词的定义,从此颜色词的研究,尤其是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论文网
在开始颜色词的研究之前,我们需要给颜色词下一个定义。首先,我们给颜色词下定义需要了解什么是颜色。物理学给颜色下的最基本定义为“颜色是眼底视神经对光波的感应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 。我们将人类感知颜色的过程称为颜色认知。而颜色词便是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颜色认知的一种形式。颜色的认知受到民族心理、社会习俗、经济发展等方面影响。由于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相关性,颜色词的形成与演变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在此,可以给颜色词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颜色词是人类表达光的视觉效应的语言符号,受民族心理、社会习俗、经济发展等方面影响。
1。2 颜色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颜色词研究现状
1。2。2颜色词研究发展趋势
1。3杭州方言研究概况
1。3。1杭州概况
浙江省杭州市,面积16596平方千米,人口约901。8万人,位于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杭州地处我国东南地区的杭嘉湖平原。
宋室南渡使杭州方言带上了北方官话的色彩,与周边地区方言日趋分异。
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杭州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起初使用范围只于杭州十城门内(今环城东路、环城北路、环城西路和钱塘江一带)。“散落的区域还有茅家埠、双峰、灵隐、满觉陳、杨梅岭、梅家玛这7个方言村。” 建国之后,随着城市建设与政治运动,大量城墙被拆除以及人口的迁入与迁出,使“杭州方言的使用范围扩大至觅桥、拱宸桥、古荡、钱塘江、北高峰、天竺山、五云山—带” 。上述区域大致与老五区(即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相吻合,现总人口324。4万人 。
杭州方言的形成受宋室南渡的影响。在南宋王朝建都的150多年中,来自北方的官话对南方的杭州方言产生了深深的影响。杭州方言开始带有官话色彩,例如儿化音等。21世纪初,杭州的居民不再大量外迁,杭州方言的南宋官话特点逐渐消退,同时由于城市的扩建,大量周边吴语区居民涌入,使得杭州方言吴语色彩日趋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