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19
参 考 文 献 20
致 谢 21
绪论
自清代乾嘉年间魏碑受到重视之后,书法家对魏碑大佳青睐,然而近百年来人们对魏碑的认识,局限于北魏后期的作品。那么多魏碑的研习者,言必称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和邙山墓志,只知洛阳而不知有大同,这样,学习北魏书体就是片面的。近年来,随着大同地区遗址的发掘,相关文物的出土,使得平城时期的北魏石刻和墨迹的研究有了新的成果,也让我们对魏碑书法的认识更加全面。反之,如不了解平城时期的书迹,就无从知晓北魏后期书法的变迁。来自优Q尔W论E文R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洛阳时期是魏碑书法发展成熟时期,北魏政权迁都以后,在汉化改革的进程中,在洛阳以北的邙山地区,大量出现的元氏皇家墓志。因此,洛阳时期的魏碑墓志又称为“邙山体”,也叫“北邙体”。 由于志主都是皇族,书法和镌刻都属上乘,它们自然而然成为了北魏墓志中的代表。
相对于邙山墓志,平城墓志的数量就要少得多。然要追溯邙山墓志发展繁荣的内因,还需要对平城时期的墓志书迹进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因此,本文从书法史的角度出发进行观察,对平城这一时期、这一地域与洛阳时期邙山地区墓志艺术风格的比较,旨在加深对魏碑墓志书法的理解,有利于今后的创作。这就是推动我考虑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的原因。
在本论文中,北魏平城,既是一个时间范畴,又是一个地域范畴,总言之,是时空维度下的概念。 时间上(386年一494年),地域上(指政治中心平城地区)。北魏洛阳时期邙山地区,同样也是一个时空维度的概念,(指当时洛阳北邙山山区)。
平城和洛阳地区的魏碑研究现状,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平城时期虽然也有墓志作品,然相对于洛阳时期,仍然无法相比。就造成了平城时期出土书迹研究是艰难的。
殷宪先生在北朝史研宄方面,其本身是山西太原人,又长期居住大同。因此,有平城之地利,个人又喜欢钻研历史文献。他执着于北魏平城书法艺术研宄,曾在《北朝研宄》、《书法丛刊》、《中国书法》等报刊发表过相关平城魏碑体书迹的研宄文章,在实地调查方面也较为详尽,对艺术风格及其来源的研究也有较为细密的梳理总结。将每一个出土的碑石、墓志、墨迹置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研宄和考察,在他的努力下,“平城魏碑”己经走进中国书家的视线。
刘涛先生在所著《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为北魏平城时期书法专辟章节,在书中,从书体的分类进行梳理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解释,百多年来在包世臣、康有为的导向下形成的“每言魏碑必称北邙墓志和龙门题记,知洛阳而不知大同”的认识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还有以北魏平城时期的魏碑体书法为研究对象,对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作简单的介绍,并尝试探讨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的源流。
综上所述,随着新出土资料的的扩充发展、研究方法的推进,对清代遗留的问题有了更明确的阐释。不管是平城墓志,还是洛阳邙山墓志的研究在先贤的努力下得到发展。
第一章 北魏时代背景综述
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以降,胡汉文化的碰撞下,促进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大融合。在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文化艺术出现了兴盛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