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丫:孤勇追爱型的赌博反抗
三丫是王家庄寡妇孔素贞的女儿。三丫“血性又嫌旺了点,心气又嫌高了点”,本不是什么大事,却唯独坏在她家是地主的成分。这“成分”二字轻飘飘的,压在人身上就有点喘不过气了,也成为了三丫悲剧的外部根源。一个小姑娘爱上了同村的小伙子,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偏偏三丫看上的是端方,端方是成分良好有前途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地主婆家的女儿不能觊觎的。但是,怎么办呢,爱情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三丫并不认命,相反的她为了爱情拼了命。未被母亲察觉心思以前,她偷偷做花袄子并穿着去偶遇端方,希望博得心上人的关注;她跑去端方家里讨好他母亲,不着痕迹的博取喜爱;她铤而走险,约端方河西见面表露心迹,后来又拿她一生去赌,把自己交给了端方。可以说,她在追逐爱情的方面,非常有计划有心思,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榜样形象。敢于突破阶级等级观念,不顾传统眼光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是女性自我觉醒的标志之一,在一个普遍把婚姻当做传宗接代的媒介的年代里,“爱情”就是一个资本主义留下的腐朽玩意儿,是不务实不端庄的表现。但是三丫把爱情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放出了“不安分”的玩意儿,在女性生存观照的黑夜里亮起了星星之火。但是后来,当情事败露被母亲发现了,她绝食抗议,不吃不喝导致自己入了障;在她母亲强行给她安排亲事以后她喝农药企图自杀来威胁大家,抢救时又因为合作医疗社里的兴隆,误把汽水当生理盐水给三丫用上了而致使这个姑娘死在了抢救的路上。如果说以前的三丫是个敢于追爱的新女性,那么情事败露后的三丫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女子了,她的反抗都是建立在自伤的基础上,绝食、服毒,都是以伤害自己的代价来达成心愿,这是对女性自己的不珍爱,说到底就是没有完全地认识到女性反抗的正确途径。三丫用追求爱情的形式表达了她对这个社会陈规的反抗,这样的反抗有一种孤勇的决绝,是渴望幸福的呐喊,却注定也是一场要输掉的赌博。
3、吴曼玲:男性自比型的异化抗争
《平原》中,吴曼玲的形象是极为突出的。她是南京来的下乡知青,做了王家庄的支部。一个姑娘家的坐上了村支书的位置,还是以一个下乡知青的身份,这之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这个铁姑娘的一个“两要两不要”即“要做乡下人不要做城里人,要做男人不要做女人”,让她“夹在男人堆里,在臭气熏天的道路上健步如飞”。吴曼玲在王家庄的成功在表面上的确是女性奋斗的楷模,但是从她的付出程度上来看,这已经不是一个女性利用自身的智慧抗争不公平境遇而获得胜利的成功典范了,而是女性抛弃自身特征向男性靠齐的异化抗争了。她与男性争强,生产队派男将去挑大粪,吴曼玲也去,最后因为用力过猛来了月事;秋收“战双抢”时期,她连续四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硬是和男人一样“顶起了半边天”,一是因为她不能输给男将要做好支书的带头作用,二则是因为不能输给同样是知青的“混世魔王”,结果便又是身子不爽利了。吴曼玲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人,忘记了女人在生理上与男人争强并不是一个聪明的方法,但她已经在这样一个误区里越陷却深了,她被这个男权社会同化了,她潜意识里不再想把自己作为一个女性来对待了,从侧面反映出了女性在这个社会地位的低下和不被尊重。女性想要获得认可和尊重需要以这样的代价来换取,对于女性来说是可悲的。此外,她为了更好地融入王家庄,不仅学习了王家庄的土话,甚至连行为举止都完全地融进了“粗鄙难看”的农家陋习,她这样的“努力”带有异乡人的“卑怯”,不分好坏地想要融入陌生环境,完全抛弃了本我。最后,当她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情感(对端方的心动)以后,却因为一个“征兵名额”被“混世魔王”强奸了,并以此威胁了她。吴曼玲极度害怕此事败露,“混世魔王”却浑然不怕,因为他们都认为这种事男的不怕被捅出去,但是女的都怕被异样的眼光看待。这就是对女性的极端不公平,明明错不在吴曼玲却只能她一个人独吞痛苦,因为这是一件被社会所有人认为是丢了名声的事情,这件事情会让她失去尊严,失去端方。女性的脆弱其实就来源于社会环境对女性的苛刻,所以无论“铁娘子”吴曼玲如何勇于抗争不公来争取社会认同和地位甚至到了异化的程度但是一个失身事件就能彻底打垮她的心理,让她害怕甚至恐惧。因为,本质上,她脱离不了传统思维,她还是在男权的泥潭里挣扎,太过用力反而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