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孔子爱山水,他从山水中读出的是“仁”和美德:“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种赋予山水和物以道德人格的解读,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点,深入到了中国人的骨髓,乃至成为了中国人性格的独有元素。这种山水情怀对于人的品格和气质的提升是具有实际效用的,同时,这种“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对开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培养全社会热爱大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有重要的作用,符合我国当前科学发展观的道路。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增强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和品德建设。加深对人生的感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为人处世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民的思想观念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许多有关道德、生态、文明和对传统文化抨击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孔子山水情怀下所存在的对德育、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生态环境有关的思想对当前国人素质提升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也符合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
从自然到人文:论孔子的山水情怀
钱钟书先生曾经写道:“人于山水,如好美色,山水于人,如惊知己。” 美国学者乔治·桑塔耶纳在他的名著《美感》中也曾写道:“对于人,整个大自然是性欲的第二对象,自然的美大部分都是出于此种情况。”对比一下这两句话,其实钱钟书先生和乔治先生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世人爱山水之美色,并且引其以为知己和伴侣。山水,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士人挥毫泼墨,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骚客,他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山水的诗文和绘画,同时也在岁月变迁中不断的传承和深化着山水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可以说,山水与中国古代文人生命息息相关,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他们的生命体现,于是国人便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山水情怀。论文网
中国的士人阶层始于孔子,而士人对山水的推崇也始于孔子,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意思是:智慧的人阅尽世间万物、淡泊悠然,就像水一样。仁义的人岿然矗立、崇高安宁,仿佛山一样。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孔子也爱山水,然而,他从山水中读出的是“仁”和美德,这种赋予山水和物以道德人格的解读,如同将君子品格比作美玉,将铮铮傲骨看做松柏,这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点,深入到了中国人的骨髓,乃至成为了中国人性格的独有元素。这种山水情怀对于人的品格和气质的提升是具有实际效用的,同时,这种“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对开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培养全社会环保思想意识有重要的作用,符合我国当前科学发展观的道路,这也是我选择研究这样一个题目的立意所在。
一、古代神话和宗教中的自然观
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所以,神话从其发展角度来说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类对于一切以当时人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所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都赋予其浓厚的神话色彩,而神话也反映了当时人类的自然观和社会实践活动。
我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经过了将近四千年的时代变迁,人们的思想也随之不停变化,对于自然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神话体系也在不断地扩展丰富。中国古代具有大量风格独特的神话传说,种类也非常多,例如创世神话、日月神话、水火神话、动植物神话、农事神话等,综合可以概括为四类:地理神话、动物神话、气象神话和天文神话。这些神话带有崇拜性、自然性和哲理性,客观体现出当时人类的自然观是崇尚自然,想要征服自然,被自然同化或是人化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