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并且逐渐本土化的过程中,观音菩萨也逐渐成为人们内心的“慈悲女神”,有着柔和爱语的母性特质,因此观音的塑像也大多以女性为表征。《观无量寿经》“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项有光环,光中有五百菩萨……其变现自在,能遍十方世界。” 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发展,观音的性别、形象随着人们的理解与内心的寄托逐渐向女身转变。譬如关于观音身世的传说,虽然在寺庙的造像上继续地保持着“大丈夫”的男身形象。但是魏晋以后,尤其在唐宋之际观音的形象逐渐发展为女性并且为世人所乐意接受。《普门品》里有“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指的便是观音三十三身里面的鱼篮观音,这一观音形像的起源便是唐朝民间。也恰恰因为这一转变,观音成为佛教体系之中信仰最为深入、普及最广的一位菩萨。可以说观音菩萨已经成为了佛教中国本土化的典型。

三、“东方的维纳斯”

(一)观音性别的转变

观音形象的转变具体又是如何体现的呢?第一,在性别上。主要体现在从男身到女身的巨大改变。观音菩萨有诸多的女性化身,诸如杨柳观音、水月观音、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等等。有一则传说就是说观音大士见世间皆为男子修行而无女子修行,为解救世人全得超脱因此投身为女子最终修行得道,以此来喻示世人男女皆可修行解脱。另一则传说则是由前往普陀山的朝香客诉说,古时女子受到的世俗束缚多得很,言及女子不可轻易抛头露面,除家中男子不可随便露面。由于观音菩萨当时是呈男相,故将观音像改为女性,从此观音像亦是为女相的了。

印度佛教里面观音的形象是受到了印度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印度宗教派别众多,许多教派之间可能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才有印度文化的痕迹,会显得圣洁、高远。但是也正因为此,才会与现实的社会、人生也就有了很大的隔阂。而中国本土的观音形象与之相比则具有了很强烈的“人性”。它是在现实中人们可以顾及的时间之内并且又是发生在现世的,还是从凡人开始、鼓舞人们生活下去的动力。从另一层面上来看,印度社会自古便是轻视女性的,他们认为只有男身才能够在死后转生成佛的,所以对于他们所崇拜的观音菩萨,势必也会认为必定是男性。虽然中国社会自古受到宗法制、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又认为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母以子贵,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中国社会也认为女性具有慈悲之美、母性之美。因此观音在中国能够以女性身份出现。此外,需要提及的一点便是关于观音菩萨得道的传说大多是十分艰难困阻的,我想这大概也与中国儒家文化经常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 的看法一致。中国的观音由男身转为女性分明是体现了中国特点的家庭伦理道德的观念,在这一情况下,更加使得其具有中国的特征。文献综述

(二)观音的造像艺术

从观音造像角度来看,受到玄学、老庄思想以及儒学的多方影响,静穆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观世音的主要审美形象。魏晋时期士人所推崇的“秀骨清像”成为了观世音造像的主要特征。观察该时期观世音的一系列绘像、雕塑我们可以发现该时期的观音形象身材修长、清秀瘦削、额头较宽、鼻梁挺拔、胡须留髭,是现男相的。《法华经普门品》载“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华严经》中也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一说。 由上可知,观世音一开始是呈男相的。应该说这一时期的观世音在中国本土的形象还是比较接近印度造像的度量仪规的。观察印度的观音佛像我们可知他们衣饰华贵,体态优雅,面相静穆,脸部有大慈大悲的神情,恰好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观世音造像较为接近。

上一篇:两汉文人四言诗歌式微缘由探析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下一篇:民国时期浙江的新生活运动1934-1935年

唐宋时期的死刑执行制度

唐宋词的情理圆融及其创...

德化窑明清时期观音瓷雕塑像浅析【2596字】

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

从宋失淮北看宋齐之际政...

从北府兵的领导权看晋宋之际皇权政治的回归

唐宋盱眙对运河的影响及作用

世界历史大调整时代【5537字】

复合氟化物的离子热合成研究

福建农村养老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

儿童自闭症及其社工介入问题研究

从教育”概念到教育學的...

學历不高可以做什么工作...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政策性...

财务管理茬独立医學实验...

高校公务卡结算管理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