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及以前的人的文化观念里,诗歌韵文与散文的功用完全不同,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韵文主要用于抒情表志,可以与音乐结合,是文学艺术;以《尚书》为代表的散文,主要用于记事论理,只被认为是应用文章,因此,散文在相当长的时期被观念排除在文学之外,所以写人叙事散文从先秦开始发展就极为迅速,而写景游记散文却迟迟才愿现身。[6]
游记散文真正兴起于魏晋时期,从社会背景看,政治黑暗,社会动乱,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从思想观念看,汉末以来游仙文学盛极一时,佛教思想又得以传入,士人对政治生活产生厌恶、疲劳之感,进而更加亲近山水,对自然界萌生向往,促成了大量以山水亭台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品。秀丽的山水风光具有涤除俗念的作用,士人可以借游玩山水来调和心性,愉悦心灵,从精神深处开掘出一片逃避、酝酿诗情的世外桃源。[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散文从汉时开始辞赋化,喜典雅,好铺排,到了魏晋时期则以四六言为主,因此魏晋时期的游记散文多为骈体文,名篇众多,如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吴均《与朱元思书》、郦道元《水经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