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城隍庙就是现在的海神庙,虽然名字变了,但里面的陈设都是一样的。的时候,老城隍庙的菩萨都被砸毁了,城隍庙被用来开厂,像什么煤球厂、并线厂都有。直到后来结束,这些厂也没有完全关闭,一直要到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庙里的厂才正式关闭。菩萨像也重新塑起来。
(二)产盐之地:煮卤成盐,毛白胜雪
盐官镇得名于西汉初吴王刘濞煮海水制盐,因此盐官在古时就是家喻户晓的产盐之地。严格来说,盐官并不濒海,只是南临钱塘江,却能煮江水制盐,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钱塘江自西向东注入杭州湾,其喇叭形的入海口使得江面由窄变宽。起潮时,大量海水自东向西涌入钱塘江,江水盐度升高,成为咸水。钱塘江一带,向来劳多地少,绝大部分人家都靠着当煎盐工人和搬运工人的工资过活。自古以来,产盐、卖盐就是盐官人民将赖以谋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海宁州志稿》载:来自优W尔Y论W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宣统年间,我县沿海人民一半务农、一半煮盐,年产量近一万五千担。官营一半、私营一半。官盐自东至西有旧仓、新仓、盐官、老盐仓等处”。又载:“盐官白盐久负盛名,毛白可藏茧。
盐官镇制盐一直采用煎盐法,这一做法直至1929年秋南京政府“废煎改晒”令的颁布才被迫改变。煎盐法又称烧盐法或煮盐法,盐民们将盐卤装在卤盘中烧煮成盐,这是沿用时间最久的古代海盐制造的主流工艺。盐业全盛时,制盐原料均产自钱塘江南岸的余姚县庵东镇小安街、应孙街一带的沙地。每当潮水退去,地面上就会有覆盖上一层白,这就是煮盐用的原料。
盐民通常会用大船来装鲜卤,船一靠岸,沿塘的搬运工人就用木桶将鲜卤挑入卤棚内的大卤桶中储存起来。每个卤棚至少安放高深大约4米,口径1米80左右的十几只大卤桶,将其深埋地下,等到使用时再用大竹筒将其打空,灌输到煎灶间里使用。煎盐所用燃料是从桐庐、建德等地预约运来的,都属于山柴。
专门用于产盐的场所名为煎盐灶舍,又称盐所。除盐官以外,九里桥、胡兜、石塘头、老盐仓等处也设有盐所。凡是作为煎盐灶舍的房屋均为瓦房,分煎灶间和储卤棚两类,坐北朝南而设。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自县城(盐官)以西,西起牧马港镇海庵,东到胡斗孙家亭子,相沿三里有余,建有52条煎盐灶舍,这是当地盐业发展黄金时期的境况。古时的海宁是“煮海为盐”之城,其运盐多依托于水运,凡有盐场、盐仓之处,多盐运码头。
(三)转运兴盛:柴米过塘,舳舻千里
钱塘江河口外口大,内口小,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澉浦急剧缩小到20公里左右,上至海宁盐官仅宽3公里,是连接江南江北最近的一个点。在交通运输方式相对单一的年代,商贾们往往选择便利、廉价且相对安全的水路运输作为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盐官自然成为了南北货物交易流通的首选之地。盐官水深且避风的优良港口也是其中转贸易兴起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论文网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钱塘江江水改道,各地沿海黄沙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往来于大江南北的船只停泊极为不便。然而海宁盐官因水域比较深,船只可以在此停靠,各地船只纷纷涌入盐官。其中多数为货船。 因此,尽管散布在钱塘江北岸的市镇众多,但盐官却成为为数不多的南北货物集散地之一。
盐官商业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但真正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埠与其成为县治的时间十分接近,即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前后。当时盐官的商业仍然是传统的土产和乡货贸易,主要经营的是一些基本消费品,如米、布、丝、茶一类。后来历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发展,盐官商埠在浙江已经小有名气,商埠的规模和贸易量都有了较大的飞跃。清代,浙东、浙北的大宗货物,如米、盐、柴、炭、纸、酒、箬、席等都在此地集散。彼时的盐官八街九陌,人声鼎沸。清乾隆十二年(1747),钱塘江水流改道之后流经海宁,“上八府”(温州、台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严州、处州)的船只均可到达海宁沿塘。盐官镇濒临海滨,内河又有上、下河水系相互沟通。因此,外来的商船大多选择在此过塘。 盐官抓住钱塘江水流改道的有利时机,利用其独有的地理优势,从传统商业的经营过渡到中转贸易,成为江河转运的重要港埠,过塘业的兴起就是盐官中转贸易风生水起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