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塘业是为物资过江提供转运服务的行业。 据考证,盐官过塘业的历史至少在两百年以上。清代乾隆年间,钱塘江水流改道海宁,过塘业在此时已经出现。清代道光年间已有学者在著述中描绘了盐官过塘业的盛况。
人们为中转物资而成立的机构叫“过塘行”,当时又被称为“转运栈”。它是盐官转运业兴起的重要标志。从最初“转运栈”到后来“过塘行”,这其中的转变并非是一个偶然,有这么一个故事流传至今。
乾隆二十五年(1760),县治第一家转运栈——顺风转运栈在盐官南门外开张。由于从事市场搬运的役夫多来自农村,因而经常遭受有权有势者的鞭挞。乾隆微服私访时亲眼目睹此番情景,于是下谕:“凡埠夫者,要以尊视,轻侮者治”,并御赐匾额将转运栈改名为“过塘行”,又为埠夫授赐“行牌”,令其佩戴于身。有了皇上的褒谕,海宁盐官的埠户数目迅速增加。从此之后,盐官成了活码头,市场日益繁荣,县治也升为州治。
然而盐官特殊的地理位置并非自古有之,直至清代乾隆年间,钱塘江水流向北改道流经海宁海塘,盐官才成为南北货物集散的首选之地。清代钱塘江水流改道海宁是开挖引河、人工通流等人为干预所无法改变的必然结果。是时,“上八府”运至嘉、湖、申、苏的各类货物都须过塘再转入内河分运。又因盐官海河衔接,运距较近,旧仓临近东南山岳,具有良好的避风条件。因此两地均设有过塘行。
过塘行可以按照货物的种类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百货过塘行;二是柴炭过塘行。每家过塘行都有其固定的仓库(栈房)和搬运工人,栈房大多集中在宝塔到下河河边,柴炭栈房较为简陋,在露天围一篱笆即可建成。抗战爆发前的1937年,大东门一带的搬运工人有近1000人,分为两大帮:本地人一帮,专门负责做上岸、下岸,收入相对较高;“上八府”来的如诸暨、象山、浦江人一帮,负责从栈房里搬进搬出的,收入较低,人数也较少,有600到700人。文献综述
当时专门从事过塘运输的有乾大、源隆、洽和过塘行3家。假使遇上弦月小潮汛,停泊在江边的运输船只东起小普陀,西至王家仓,排列长达一公里半。近的有来自萧山、余姚、绍兴、上虞、诸暨、富阳和桐庐的。远的则有来自宁波、定海、于潜、温州、鳌江、兰溪、建德、昌化及钱塘江源头的安徽歙县等地的。 一般而言,硖石米市每天运来大米4大船,1000多袋,秋收时则多达7到8条大船。过塘物资在转运时常常因为混乱而发生矛盾。埠头因此还设立了统一调配埠头“排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