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事类”与“引用”

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在对“事类”这一概念定义时,还有另外一种看法:“事类”就是修辞手法上所提到的“引用”,具体指的就是在写作中,有意引用名言警句、格言、典故等,来表情明志或是解释说明自己对某一新问题、新道理的看法。这一修辞现象的自古以来就有,其意义是不断丰富发展的。

《汉语大词典》定义“引用”为:“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辞作为根据。”《汉语大词典》所释“引用”的定义基本上可以代表我们今人一种普遍的看法。由此可见,现代意义上的“引用”所指涉的对象极为宽泛,古今中外的事例或言词,包括谚语、俗语、成语、儿歌、童谣、数据、格言、语录、警策、歇后语、圣贤言辞、名人言论、诗词散文、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5](p5)凡是被摘录出作为根据的皆可称之为“引用”。在《事类》篇中刘勰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就是引用事例表达文章主旨,引用成辞来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现象。这与现代意义的“引用”的意思相同,即就是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辞作为根据。因此,这里就可以说刘勰提出的“事类”基本上是相当于修辞手法上的“引用”。

二、《文心雕龙·事类》的历史贡献

 “然则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为说明某一道理引用古人现成的话,为证论某一意义引用古人有关事迹;“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据理需核”。写作者必须博见广闻,综聚学识,而选取事例成辞应简约,考核提炼必须精确,采摘义理必须核实;“用人若已,古来无懵”。引用前人的故事如自出其口,古往今来的读者都是受欢迎的。这些都是刘勰提出来的写作理念,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写作中,对于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对运用事类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具体的原则与要求,并且他认为写作主体良好的素养也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提出了运用事类的原则

1.刘勰提出运用事类时要注意“综学在博, 取事贵约。”写作者在选取事例成辞则重在精简。“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儒家经典内容浩如烟海,我们引用事例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内容引用到,而是引用材料要简洁,避免繁琐,学会选择自己所最需要的内容加以阐述。“事类”中的引用是为了在写文章时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当然刘勰认为博学是善于引事引辞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写文章时选取事例成辞要精简,切忌写文章时堆砌事例材料,以免有卖弄才学之嫌。论文网

值得注意的是单单依靠事例的堆砌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一篇好文章并不是简单的事例相加。要写好文章,应善于把握事例的核心,表明自己文章的观点或是说明某一道理。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一事多用。一个好的事例总是典型的,具有多种角度,从不同角度出发挖掘出不同的观点来,为文章主旨服务。这样也可以很好的避免事例的堆砌问题。

2。 刘勰提出运用事类时要注意“校练务精,据理需核。”就是说考核提炼务求精当,吸取的道理应当核实。引事引辞,要合乎其本义,也要合乎引用者之意,不断章取义。“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引事乖谬,虽千载而为瑕”。如果所引之事和自己讲的内容不吻合,即使传了千百年也还是瑕疵缺点。不管是引用前人的事例还是所说的话,都是为了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但是我们在引用的同时应认真对待前人的事迹或话语,而不能仅仅为了契合自己文章的观点而对所引用的事例或话语有所改变,这样做的后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仅自己的文章说服力不够,而且还会使读文章的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上一篇:中庸思想对秘书工作及企业事业管理的影响
下一篇:陈子龙的诗歌创作及理论文高两汉诗轶三唐

从《化妆》和《失乐园》...

从维多利亚时代看福尔摩斯

从李商隐和温庭筠看晚唐爱情诗

从《永州八记》看儒释道...

从近五年全国卷看高考作文的社会价值导向

从小说《极花》看贾平凹的生态思想

从《即兴判断》看木心散...

现茬年轻人选择的行业,...

14岁男孩不上學能學点什么...

杭州市江干区小學生課外...

板上芯片的热应力分析+文献综述

生态高值农业的科学评价+文献综述

整体护理對妇科肿瘤化疗...

我国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单片机四自由度机械臂设计+电路图+程序

會计发展趋势研究【1932字】

中央空调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