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子龙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参加了激烈地斗争。他不仅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更是一名爱国之士。本文将从他的诗歌创作切入,研究其诗歌创作的风格以及其中包含的个性,从而从时代背景和阶层、阶级的影响来探讨陈子龙文学理论的形成,再研究其理论对后代文坛的影响。91818
毕业论文关键词:陈子龙;诗歌风格;文学理论
Abstract: Chen Zi-long lived in a turbulent era, participated in the fierce struggle。 He was not only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famous poet, was a patriot。 This article studied from the creation of his poems, stuied the style of his poetry creation and the personality contained therein, and then explored the formation of Chen Zi-long 's literary theory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influence of class and class, and then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his theory on the descendants of literature。
Key words: Chen Zi-long; poetry style; literary theory
陈子龙,生于1608年,明代末期著名文人。陈子龙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幼年生活在一个富足美好的家庭也因此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前半生的风格总是积极乐观的,可是接触了仕途的他逐渐意识到朝廷的败落,于是又投身于政治与反清复明运动中乃至于最后投江自尽,以身殉国。可见陈子龙不仅仅才华横溢,更有深沉的爱国情怀,虽然英年早逝,不能施展自己所有的抱负,但他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民族的气节,是一首悲壮的史诗。
明清之际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而生活在这个时期的民众,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新旧思想的影响。在大部分文人的身上,我们见到的并不是单一的思想碰撞,而是复杂化的。陈子龙作为明清之际重要的文人之一,我们可以看出他作品中隐藏着的关于这个时代各式各样复杂的思想。
一、动有风云气,不废儿女情
“其体华艳,兴讬不奇,巧用文字,务为妍冶。虽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1](p121),在钟嵘的《诗品》中第一次用到“儿女情”和“风云气”是用来评价张华的诗。张华的诗作辞藻华丽,内容却华而不实,钟嵘对他的评价不仅是从内容出发,更是包含了形式方面:情思曼妙,笔力柔弱。简而言之,“儿女情”就是指诗作中多表达儿女私情,而且审美上更为柔美;“风云气”我将它理解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更简单的说,表露出来的是一种豪放、阳刚之气。在陈子龙、李雯的《陈李倡和集》中,陈子龙的朋友宋征璧序言道:“卧子弱年孤露,心多伤悼,遇物缠绵。舒章壮志沈寂,触事所起,增其风调。是以游思流畅,不废儿女之情;深怀孤出,动有风云之气。”[2](p761)在这段评论中,宋征璧与古人的想法大不相同,他觉得陈子龙的诗文不仅有儿女之情,又有风云之气,认为在陈子龙的作品中,我们既可以见到陈子龙其人深远而伟大的抱负,又可以见到他内心深沉而浓厚的情思。
(一)“美人”与诗
分析诗歌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在这里我将主要从意象入手分析。而“美人”作为陈子龙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最值得我们究查,如《长相思》:
美人昔再春风前,娇花欲语,欢倚细腰欹绣枕
,愁凭素手送哀弦,美人今在秋风里,碧云迢迢隔江水,写尽红霞不肯传,紫鳞亦妒婵娟子,劝君莫向梦中行,海天崎岖最不平。纵使乘风到玉京,琼楼群仙口语轻。别时余香在君袖,香若有情尚依旧。但令君心识故人,绮窗何必常相守。[3](p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