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治者推行的“以文治国”政策是前提
宋代是继五代十国乱世后建立的新政权,在制定巩固统治的措施时自然要吸取五代十国的教训: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割据势力严重,换言之,“五代如走马灯,十国如满天星”[1]。这个时期的皇帝皆为武将,武人处于统治地位,控制了从上到下的统治权。人们迫切希望建立合理稳定的统治秩序,渴望有安定的生活。实际上后梁的朱温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针对这种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废除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设立崇政院,以文职官员为院使等措施的实行。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实行文官政治是没有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的,最终完成这个转变的是赵匡胤。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后,总结五代武官称雄的教训,深知“马上可以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赵匡胤曾问道:“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2]他首先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分派到地方,然后削弱抑制武官对国家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干预,强调以儒家政治思想、纲常伦理来控制社会,也就是推行“以文治国”政策:一方面提高文人地位,“以文为贵”,另一方面,在对武人的方针上实行“以文治武”。这个政策在以后的各朝得到不断的强化。
首先是以文为贵,提高文官地位,重视儒家文化和读书人。宋太祖曾感叹“宰相需用读书人”,不仅规定宰相由文官担任,而且把宰相权力减少到只剩下行政权。为防止相权过大,还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同样是用文官担任,与宰相共同负责行政事务。用文官而非武官是因为统治者认为文官比武官容易受控制,另外,为了保护文官,宋代还制定了“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家法,这也有利于提高文官的地位。在社会上,宋代还注重通过建立以文为贵的氛围,提高文人的社会地位,增强文官治国的影响力。先是抬高孔子的地位,提高儒家的地位,宋真宗时追封他为“元圣文宣王”,还亲率文武百官到泰山封禅,曲阜祭孔,对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的读书人也给予特别重视和尊重,摒弃了乱世中“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观念。宋太祖还带头要求大臣多看书,在以文治国政策的影响下,读书人倍受欢迎,宋词的繁荣说正明了读书风气之盛。总之,宋代通过以文为贵的政策,鼓励仕人热衷于通过从文提升社会地位,从而为文官政治在宋代得以真正确立提供了条件。
其次,通过实行“以文治武”政策来加强文官治国的局面,形成了完善的文官政治。正是因为“宋所忌者,宣力之武臣耳,非偷生邀宠之文士也”[4],于是宋代提拔文官管理军事,即“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5]。宋太祖时开始逐渐在中央和地方机构中确立了文官执政原则,提拔文官充任宰执要职,防止武官干预。并且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上也体现了这一政策。先是对地方官的任命上突显文官地位,“尽削方镇兵权,只用文吏守土”[3],规定府州的长官要由中央派出的文官担任。在军事上,通过“强干弱枝”的方式保证地方武装力量的崛起。在财政上,将全国分为十五路,各路设转运使,地方财政赋税的收入只能留一小部分供“诸州度支经费”,大部分则由转运使收归中央。这就从财力上限制了地方上招兵买马的能力,抑制了武官干政的可能。太宗时更是厉行这一政策,形成文官任统兵官,督率武将的定制,文官已经明显的压倒武官,这个政策被作为祖宗之法在以后的诸朝被不断继承甚至强化,到真宗时期,形成文尊武卑的格局。仁宗时文官开始出任安抚经略使等差遣,又往往兼任重要地区的知州或知府,知县则是“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6],形成了鲜明的以文治武的局面。结果使文官在中央和地方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天下运转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7]。文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再也不存在宋之前“出将入相”的现象,连宋神宗也说过“三代、两汉本无文武之别”[8]。
- 上一篇:浅析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农村人口迁移的原因
- 下一篇: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宪政改革与清末“仿行宪政”的成败原因
-
-
-
-
-
-
-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