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钱大昕的仕宦生涯中,曾多次往返于运河之间。运河沿岸的景物、风俗、遗迹等,给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诗材,诗人亦为此倾注了无尽的诗情。其运河行旅诗歌,不仅是其自身仕履足迹的记忆,更是运河文化中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61255
毕业论文关键词:钱大昕 大运河 行旅诗
Abstract: The official career of Qian Daxin, has repeatedly and from between the canal. Scenery, customs, and other relics along the canal,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poems material for the writers, poets also devoted endless poetry. The canal travel is not only its own poetry, officialshoe memory footprint, it is an indispensable wealth in canal culture.
Key words: Qian daxin; the Grand Canal; poetry of travelling
目 录
一、 摘要、关键词2
二、 钱大昕的诗歌创作与京杭大运河3
三、 仕宦生涯的行旅之叹 4
四、 乡居生活的山水清音 6
五、 运河行旅的感喟心声 7
六、 注释与参考文献 10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晚年又号竹汀居士,因书斋名曰潜研堂,晚称潜研老人,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上海嘉定区)人。他是一位“于儒者应有之艺,无弗习,无弗精”[1]的学者,其于经学、史学、小学、算学、校勘学、金石学等各个领域都所涉猎。他曾在《潜言堂诗集》序中说:“仆自成童时,喜吟咏。”[2]由此看来,青年时的钱大昕便颇富诗才。他的诗作几乎首首都是规矩端庄之作,很少有风流旖旎的情趣,更找不到任何亲薄匣昵的内容。乾隆十六年(1优尔年)春,乾隆帝首次南巡。钱大昕因献赋称旨而被召江宁(今江南)行在,由乾隆帝亲自出题进行复试。评卷揭晓,钱大昕中一等二名。为此,乾隆帝特赐钱大昕为举人,当即任命为内阁中书。次年,他束装入都,到内阁票房签房办事,自此开始了仕宦生涯。虽然钱大昕致力于经史研究,不欲专为诗人,“以经学冠一时,诗其余事也。”但是他一生也勤于作诗,约有一千七百余首诗作存世,编在《潜言堂诗集》、《潜言堂诗续集》中。
钱大昕的仕宦生涯中,“尝奉命典试山东、楚南、浙西,轺车所至,纪天时,述土俗,山水之明秀,民物之繁庶,皆得寓之于诗”[3]。其南北往返,或因国事或因私好,在主动与被动中游历了许多地方,运河沿岸的风景更是不胜枚举。钱氏在途中留下的众多诗文,生动形象的描摹出了一幅幅运河行旅图,也使他与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运河行旅诗,或触而成咏赋诗言志,或写景纪游抒发行旅之思,感情质朴而自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起伏不定的仕宦生涯并没有磨平作者的棱角,反而为其运河行旅诗的创作注入了人生体的深层内涵。他能在压抑的现实困境中寻找到来自大自然的慰藉,并把一腔爱国热忱浇注在运河诗句中,通过自身的经历,融合独特的感触,以家常般平浅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新鲜贴切的运河历史风貌,令读者耳目一新。
一、仕宦生涯的运河行旅之叹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乾隆十七年(1752),二十五岁的钱大昕整理行装,踏上了北去京师的路程。途中经过水路交通要道清江浦,题诗《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