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文景两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空前繁荣,自汉初以来一直存在诸侯的割据势力,虽然在景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诸侯王仍然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众多人口,严重威胁中央政权。对此武帝也广泛征求大臣们的建议,希望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隐患。正当此时,主父偃因上书谏伐匈奴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一年内升迁四次,进入汉王朝的政治中心。
早年,主父偃已经意识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疆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以逆京师。”认为诸侯王的存在对中央政权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主父偃结合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历史经验,晁错削藩的历史教训,初步提出了推恩令的构想。晚年时期,主父偃又“学易、春秋、百家之言”,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对儒家学说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他借鉴荀子在《大略》中所阐述的礼学的观点,其中,他在尊尊亲亲问题上肯定了尊尊,否定了亲亲;他又借鉴了其中关于对推恩的阐述,施行恩惠要符合道义,不然就会不仁,主父偃在设计推恩之策时,又参考了计策要符合社会道义这一点,从而最终完成了他对推恩令理论的完整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