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苏童的“香椿树街”系列是根据作者的童年经历而创作的一组小说。这一系列小说主要是以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儿童为表现对象,以“香椿树街”为故事发生的地理坐标,主要记述六、七十年代游荡在古老的香椿树街上的一群少年的成长经历。他们孤独、冷漠、崇尚暴力,失去了青春期少年该有的蓬勃朝气,如行尸走肉般麻木地生活。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来分析这群少年的生存状态,探寻他们的成长轨迹以及他们未完成的成长背后的原因。74598
毕业论文关键词:苏童;香椿树街系列;童年视角;少年形象
Abstract:Su Tong’s “Toon tree Street” series is a group of novels written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childhood experiences。This series of novels is mainly to be in adolescent children as the object of performance,In “Toon tree Street”as the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of the story happened,The main narrative growth experience of the teenagers who wandered in the old “Toon tree Street”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They are loney,cold and advocating violence,They lose the adolescent boy should have vigorous vitality,As a dead-alive person like numb。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he specific text to analysis the survival status of this group of teenagers,Explore their growth path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ir unfinished growth。
Key words:SuTong;Toon tree Street series;Childhood Perspective;Youth image
在当代文坛,苏童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他善于运用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意象,以凄美、感伤的语言和颓废而又充满诗意的笔调讲述人生故事,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他以先锋派作家的身份登上文坛,从开始创作至今,已为广大读者呈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开拓了当代文学的视野。目前文学评论界将苏童的小说分为三大类:以家族寻根为主的枫杨树乡系列、以少年成长为主的香椿树街系列、以描写女性为主的红粉系列。在这三类中,苏童对于表现街头少年的香椿树街系列的写作持续了将近三十年,从八十年代的短篇小说《桑园留念》开始,到九十年代初的《刺青时代》和随后的《城北地带》再到前几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河岸》及去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黄雀记》,苏童始终怀着他难以割舍的少年情结,以南方为背景,以香椿树街为坐标,执着地书写着少男少女们成长的故事,描摹出一幅幅生动逼真的民间生活的图景。书中的很多人物,小拐、舒农、猫头、红旗、达生……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支持他创作的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充满欢乐与感伤的童年经历。论文网
苏童出生于苏州城北一条狭窄、潮湿的老街,他在那里度过了懵懂无知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条街承载了他所有晦暗的南方记忆和阴郁的少年往事,“香椿树街”便是他对于童年记忆的文学表达。一个从未出过苏州城的孩子,对过去的生活经历格外敏感,当他以一个孩童的视角,重新回忆起童年及少年时期的生活往事时,那座荒凉、破败、沉寂的小城里所发生过的少年们关于暴力、欲望及死亡的故事依旧清晰而深刻。那段难忘的岁月是关于一个时代的独特记忆,也记录了一群少年们特殊的成长轨迹。如果说高密东北乡是莫言的写作根据地,那么潮湿、静谧的香椿树街便成了苏童的文学地标,也是其作品时代意义和精神意义的双重所在。
一 香椿树街的环境及人们的生活常态
那么在“香椿树街”系列作品中,作者都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又讲述了哪些与青春有关的故事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少年们成长、生活的香椿树街是一个怎样的环境?香椿树街美丽的名字背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安静美好,它不像我们印象中的江南小城那样明丽婉转,而似乎带有更多北方的勇猛彪悍。这条位于城北地带的街,以三个大烟囱作为标志,化工厂整日排放的废气使得原本碧蓝的天空常年灰暗,还有潮湿的气候、肮脏的河流、阴冷的风……整个香椿树街都是死气沉沉的,嗅不到一丝早期工业的生机,相反后现代的工业更阻滞了它的发展,变得更加停滞不前。在这个拥挤、黯淡、乌烟瘴气的小街上,纺织厂、炼油厂、化工厂、玻璃瓶厂、药铺、铁匠铺、裁缝铺、耍蛇的、捡破烂的、卖西瓜的……组成了这个边缘化的小城市的特殊风景。香椿树街上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没有传统江南小城的静谧和优雅,这里每日演绎的都是底层民众生活的喜怒哀乐,粗俗愚昧的成年人和懵懂无知的孩童是香椿树街上的主要人物。他们整日只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对政治新闻和文化艺术充耳不闻;他们不考虑生活的意义只关心如何生存下去;他们习惯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习惯于冷眼旁观世间一切,在这里,美好和温情找不到居留之所,南方文化的情调与雅致,乡村人民的善良与淳朴,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市井生活的喧闹和混乱、人心的冷漠和自私,共同构筑了这样一条灰色地带。“我从来没有如此深情的描摹我出生的香椿树街,歌颂一条苍白的缺乏人情味的石板路面,歌颂两排无始无终的破旧丑陋的民房,歌颂街上苍蝇飞来飞去带有霉菌味的空气,歌颂出没在黑洞洞的窗口里的那些体型矮小猥琐的街坊邻居。我生长在南方,就像一颗被飞雁衔着的草籽一样,不由自己把握,但我厌恶南方的生活由来已久,这就是香椿树街留给我的永恒的印记。”[1](p259)虽然对这一切充满了厌恶,但苏童仍然怀着深情的笔调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述着他从小生长的这条街道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