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二十多岁便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遍访祖国山水,品味百样风情。这一时期的杜甫正处于盛唐时期,盛唐的精神面貌,社会风气,乃至生活情趣毫无疑问都影响着他,盛唐给予杜甫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由于出身官宦世家,他也像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怀抱非凡的抱负渴望走向仕途建功立业,过着潇洒自在的生活。之后因参加进士考试不幸落榜而深受打击。开元二十四年,杜甫漫游齐赵之地。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豪放诗句。“因为杜甫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zhuyi色彩并且朝气蓬勃的时代,周围的氛围使他乐观,且使他对人生充满幻想和憧憬”[3]。

两次的漫游让杜甫遍赏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领略不同的民俗风情,人生阅历迅速丰富,眼界也得到开阔。又加上诗人在洛阳碰上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和高适。三个不同遭遇的人,却对未来有着同样的期待,那就是希望在政治舞台上施展自己的雄心抱负。无疑,李白的浪漫zhuyi情怀对诗人也是有所影响的。以至于诗人在晚年时仍作《遣怀》回忆与两人的相逢——“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豪迈!诗人借写泰山之美来抒发自己不畏困难,敢攀绝顶的雄心壮志,表现出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另外杜甫在较早的一篇咏物言志诗《房兵曹胡马》中写到“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诗人以矫健的马儿来比喻勇猛的士兵,以健马的大志来比喻猛士的无畏精神和高贵品质。“诗虽是写马与他人的,但是一种飞腾万里的气概却跃然纸上,这正是这个时期他的阔大胸襟的自然流露”[4]P85。又如大约作于同一时期的《画鹰》,诗人看起来好像是在描写雄鹰,而实际上则是以雄鹰来比喻自己,借歌颂苍鹰的威猛表达自己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和疾恶如仇的思想。论文网

青年时期的杜甫留下的诗篇并不多,但是我们通过这仅有的几篇诗歌仍然可以感受到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乐观、豪迈。

(二)困居长安,仕途黯淡——忧国忧民的情怀

杜甫三十四岁到四十四岁在长安生活。结束了自由自在的游历生活,杜甫来到长安,希望谋求一官半职,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却奈何奸臣当道,满腹才情无用武之地。无可奈何之下,只有通过向达官贵人呈送作品推荐自己的方式来谋求官职。在重视诗歌创作的年代,杜甫的才情终被发现,“以文得禄,亦足以荣”。在这期间,杜甫写了大量的投赠诗,例如:《赠鲜于京兆》、《赠翰林张学士》、《上韦左相》、《赠起居田舍人澄》等。其中诗人怀着满腹落第的凄凉所作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最为有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道出了诗人仕途的艰辛及生活的困苦,有力地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到困居长安的第十年,杜甫才谋得一官半职。政治生活的长期不顺与艰辛,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应运而生。

“杜甫还敏锐的看到了天宝末年在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两大腐朽势力杨国忠与安禄山正在得势的趋势”[4]P51。例如:《丽人行》中,诗人通过对杨家兄妹骄纵生活的鞭挞,从侧面揭示出当时皇帝昏庸、朝廷腐败不堪、奸臣当道的社会现实。《后出塞》中杜甫也描述了安禄山的嚣张跋扈。诗人似乎从这动荡的时局中窥探到战乱的前景。《兵车行》中诗人又以满腹的怜悯之情,揭示出当时常年征战和无休止的杀戮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了对处于战乱中的人民的深切同情。而《贫交行》正是诗人尝尽世间人情冷暖,体会过世态炎凉之后写下的。在这样残酷的社会中,黑暗迷茫寻不到出路,诗人不免感到悲哀绝望。在这期间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题目虽然是‘咏怀’但却真实广泛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并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进行了大胆而尖锐的揭露”[5]。在诗中,诗人对贫富差距悬殊的黑暗社会现象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沉郁顿挫的笔调道出了忧国忧民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客观上成为杜甫长安十年生活,诗歌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上的总结”[6]。文献综述

上一篇:《呼啸山庄》中哥特因素分析
下一篇: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中的迷宫意象分析

良知与诗思王阳明诗歌世界初探

微信时代的诗意生活

试论陆龟蒙诗

论白居易诗中的牡丹意象

高适岑参边塞诗异同论

通向寂静之途论汉语诗歌...

试论诗经【9326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康汉江网讯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