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科学争论的目的
人们从来都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而是为了一个结果而争论。科学争论是围绕着自然科学事实材料、研究方法及其背景信仰展开的,是严格限制在科学探索的范围类进行的。科学争论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在其内部自主出现的科学事件,争论的发端、进展和结局都服从整个科学共同体推进科学认识,完善科学理论这一系统目标。从本质上讲,科学争论就是自然科学本身自动排异,自我完善的增长机制之一。[5]总体言之,科学争论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科学的发展。
3。 科学争论类型
科学争论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据争论围绕的主题来划分的,主要分为以下四中类型:
3。1 科学事实的争论
科学事实的争论,简白言之,就是科学家们争论的主题是自然现象或科学理论中某些事实,包括自然事实与实验事实。对于自然事实的争论,这种类型的争论大概是最早期的争论了,古代的人们没有先进的科技,认识世界便是从了解自然现象开始的,于是对自然本质的猜测纷乱不止,如中国的五行学说,西方的原子论等等。而历史上最被人熟知的便是对雷电本质的争论,这一争论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揭秘了雷的本质,更是打破了古代的封建迷信,让人类敢于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对于实验事实的争论,最能体现这一类型的历史争论便是对于阴极射线的争论,对于阴极射线,无论是哪种假说,都需要有目的的科学实验才能获得科学事实。
3。2 科学理论的争论
科学理论的争论应该算是物理学史上最普遍的争论类型了。所谓科学理论的争论便是科学家们围绕科学理论中的某些假说,概念,原理等问题所进行的科学争论。物理学史上众多科学争论中,科学理论这一类型的争论最有名的便是关于光的本质的争论。关于光本性的争论,从十七世纪开始,牛顿的光微粒说与惠更斯的光波动说就开始了争论,但两者的理论都无法完全解释整个的光学现象,因此,一场跨世纪的争论就开始了,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假说,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才得以完美揭示光学现象,结束了这场持续了200年的科学争论。
3。3 科学观的争论文献综述
科学观的争论, 指的是科学家们围绕科学理论中某个科学观、价值观、世界观、哲学观、物质观等问题展开的一种激烈的争辩。例如关于量子力学诠释的之争就是一场带有浓厚哲学色彩的激烈辩论:玻尔对量子力学的解释带有实证主义的倾向, 在强调微观客体观测特殊性时, 割裂了微观世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 在否认机械的决定论和因果性观念时, 否认了一般决定论和因果性,为此, 爱因斯坦提出“爱因斯坦光子箱”理想实验以及EPR悖论对玻尔的解释进行诘难, 因他受机械论的影响, 只强调决定论和因果性, 否认微观客体状态的统计规律, 认为基于几率概念的量子力学理论是不完备的。[2]
3。4 科学方法的争论
科学方法的争论,指的是科学家们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理论中的某些科学方法或方法论问题。了解这一类型的争论,我们必须关注微积分(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数学手段之一)的建立,牛顿与布莱尼兹关于微积分的争论主要是二人建立微积分的方法不同,牛顿建立微积分是为了解决运动学问题,把流量定义为给定的流数所由以生成的量,把重点放在了不定积分上,而布莱尼兹建立微积分确是侧重于几何学,他把积分定义为一个量的所有值之和,把重点放在了定积分上。两人建立微积分的方法不同,通过科学争论最终才逐渐形成了微积分学。这一争论也展示了科学争论的范围可以是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