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赏析
1997年,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了取材于1912年真实事件的空前轰动的灾难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泰坦尼克号的热潮,剧中人物杰克和罗斯的旷世爱情成为当时观影的少男少女心中难以忘却的记忆,其主题歌Myheartwillgoon更是成为传世经典。其论文网所造成的影响,持续了十年之久。2012年3D版泰坦尼克号卷土重来,虽没有当年那样轰动,却又唤醒了一些人当年的点滴记忆。可以说,泰坦尼克号当年的辉煌中,音乐的杰出功不可没。
一。拍案称绝的艺术魅力
这部灾难巨片在制作上的精良令人咂舌,耗费巨资打造了泰坦尼克号大型模型,每个场景都极尽奢华。一丝不苟;演员的表演入木三分。情真意切;画面气势恢宏。如同身临其境。音乐制作的别具匠心更是毫无争议――该片由久负盛名的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担纲音乐制作――这位配乐大师拥有英美两国的生活和求学经历,80年代末崭露头角,1989年荣获葛莱美大奖,先前为动画片美国鼠谭谱写的歌曲出门在外不仅使他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更是勇夺该年度葛莱美最佳歌曲“和最佳电影插曲“双料大奖。
也许正是如此,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表现和成功才不显意外。片中詹姆斯?霍纳采用了交响乐。合成器乐。流行乐。爱尔兰乐。管弦乐等多种音乐元素,调动了管弦乐队。古典小型乐队。民间乐队组合。交响乐队等不同的组合,采用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表现手段,也运用了正统与现代等多种格调,还有威吓。恐怖。阳光。清丽等多种音乐色调,也就是多种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将各种审美趣味的观众都吸引而来,可以说是四面逢源。八面玲珑。而每一种音乐元素都恰到好处。天衣无缝的衔接,将音乐的形式与内容圆满融合为一体,营造出一个宛若童话般的唯美意境,将现实的残酷与爱情的浪漫甜美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令人拍案称绝的艺术魅力。
正如中国古典音乐理论所论――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应性或道德规范作用。作曲家詹姆斯?霍纳采用的乐器组合既表达了情感,又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心弦。片中合成器配合交响乐结合电影场景的变化和剧情的发展令人如坐针毡。心思不宁;若有若无而缥缈辽远的苏格兰风笛传出丝丝悲凉与幽怨,恰如剧中的女主人公罗斯多舛的命运――出身寒门而作为富豪的未婚妻,受人歧视而身心如坠牢笼的悲凉;挪威女歌手希塞尔的浅吟低唱或凄凉婉约,或温柔缱绻,正如片中罗斯的形象凄楚。幽怨,而终于坚定走向独立与爱情……实在来说,人声也是一样乐器,詹姆斯?霍纳还用著名英语和法语的流行女歌手。有流行天后之称,也被世界媒体誉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跨世纪天后歌手之一的席琳?迪翁(CelineDion)来做神来般的点睛之笔,以一曲天籁我心永恒将观众心中压抑许久的激情一下点燃,气氛达到极致,一些人泪如泉涌。这张音乐大碟也荣幸成为电影史上销量第二的电影原声大碟。
如果不是拥有那么丰富的人生和求学经历,詹姆斯?霍纳恐无法运用如此丰富的音乐手段而不显画蛇添足之弊;如没有电影配乐的成功经验,詹姆斯?霍纳也无法遵循电影艺术的特点,将音乐的魅力发挥到无以复加;如果没有出色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詹姆斯?霍纳恐怕无法创造出这样一部催泪的英文经典。受过多年正统训练的詹姆斯?霍纳偏好管弦乐的整体色彩和表现手法,同时又利用现代音乐创作的利器电子合成器以及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苏格兰民族乐器风笛,大大拓宽了电影音乐的表现力。尤其对中国观众来说,能打动人的英文歌堪称凤毛麟角,詹姆斯?霍纳配乐的电影中的英文主题歌能在中国街头巷尾流行数十年,也算是电影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庞然大物般的高傲形象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前后使用了15个配乐段落,各自都有自己的主题,从低沉走向昂扬,用管弦乐队创造出一个气势雄浑。带有高傲和不可一世姿态的庞然大物般的音乐形象,正如在故事当时的年代里,泰坦尼克号的出现如同一个奇迹,那种以音乐来表现出泰坦尼克号充满昂然的斗志高度自信去建功立业般开始自己的处女航,重金属的音乐质感和虚无缥缈的女声吟唱,使这一音乐段落带有了举重若轻的感觉,美感丰满,魅力突出;或如Rose(罗丝)一段,用突出的挪威女歌手希塞尔吟唱无字歌作为主角引申出整个管弦乐的背景,继而苏格兰风笛与女声吟唱相互缠绕,由风笛一步步将曲风引向挺拔的高度,正如罗斯从任人宰割无奈地成为富豪的未婚妻一变而成为具有个人性格和坚韧精神的独立女性来自己掌握自身幸福的剧情。Hymntothesea(大海的咏叹)则将女声作为引子,将风笛作为主要角色,表现出主人公罗斯性格具有多面的特点,一如船上的诸多乘客一样命运存在变数,生死就在一瞬间,1500人没有逃过海难的浩劫而丢掉了性命,有人选择了暴力,有人选择了欺骗,也有人选择了有尊严的死而把生的希望留给妇女儿童;罗斯在杰克的帮助下逃离了死神的威胁,选择了为爱而替爱人活下去。音乐无疑具有更高更深刻的思想内容,作为最具有情感的艺术“,Hymntothesea(大海的咏叹)包含了爱与命运的双重主题,其象征作用和表意功能都不能被我们无视。
从整体来看,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境界可以用纯净二字来概括。不论是动用了什么乐器,由什么乐队来演奏,也不论当时银幕上正在上演什么样的人间活剧,整体风格都是为了建立这样的一种纯净。也许在信仰上帝的西方人看来,一切都应该是纯粹的,无论是人,还是爱情,或者悲剧,或者灾难。在詹姆斯?霍纳的心中也许认为,电影中的爱情虽然夸张,但也有其现实可能性,爱情的本色就应该没有包括财富在内的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而成为纯净。即便是灭顶之灾来临,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纯粹,因为灾难就是一种纯粹。所以音乐的纯净就成为詹姆斯?霍纳为此片配乐的最突出特色。毫无疑问,苏格兰风笛被中国观众所知大概就是在泰坦尼克号上演之后,詹姆斯?霍纳对苏格兰风笛的钟爱也使它享誉全球。尽管风笛的音色中带有明显的苍凉,悠扬的旋律中,苏格兰风笛代表了一种艺术家对于这场海难和爱情的态度,是惋惜还是无奈?是惊叹还是感同身受?是无能为力仍要积极去抗争抑或无谓的挣扎?无论如何,泰坦尼克号都令你心旌荡漾,片中的爱情会令你心驰神往而迷醉,海难发生的场景会令你心惊胆寒而恐怖,凄美的生离死别又会令人肝肠寸断。不能不说,音乐的威力与魅力都掌握在詹姆斯?霍纳手里,他给了观众一个纯净的音乐境界,让你在目睹了这次惨绝人寰的悲剧之后心灵得到一个来自上帝的宽慰,尽管观众会潸然泪下。
音乐是有感情的,音乐也是有性格的,音乐似乎也应该有性别才对。在泰坦尼克号的配乐中,我们分明听到了灵魂的呐喊,还有濒死的哀号,我们也能听到爱的低语与倾诉,还有无尽的依恋。怀念和感伤,以及能将你的灵魂曝晒在阳光下的痛楚,更有令人不安的宁静和恶魔来临的咆哮,也有随波逐流的女孩泪珠滑下的扑簌,还有人性独立的铮铮铁骨。
三。音乐传奇与传奇音乐
音乐欣赏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高级审美活动。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观赏电影泰坦尼克号时,人们进行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不仅要求画面和剧情,也对音乐有苛刻的要求。毕竟,观众群体的复杂也就决定了审美要求的多样,或者是形式,或者是内容。不过形式总是不如内容更加重要。而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配乐不仅有形式的新颖,也有内容的深刻感人,具备了音乐的传奇力量。
从形式上看,多元素组合,尤其是苏格兰风笛的运用成为最大的亮点,而挪威女歌手希塞尔的无字歌声堪称完美,席琳?迪翁的演唱又是锦上添花,都成为影片中令人难忘的记忆。更不用说那种婉约的旋律成为萦绕在耳边的仙乐,令你无论何时听来都会沉浸到一种辽远和苍茫之中。
最经典的当属片尾席琳?迪翁演唱的主题歌Myheartwillgoon(即汉译的我心永恒)了,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它就是最典型的催泪弹。不仅形式上继承了詹姆斯?霍纳本片配乐中全部亮点,内容上更是将深切情感用悠扬的歌声表达得淋漓尽致。虽然挪威女歌手希塞尔的低吟已经变成了一件乐器,成为主题歌的背景,人们依然能从她的嗓音中得到美的暗示;苏格兰风笛的奏鸣悠长婉转更营造出一种凄婉的氛围;而席琳?迪翁的婉转歌声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将人们郁积良久的情感挤压之后喷薄而出,即使是不懂英文的观众也会被这首歌曲所打动而泪光莹然。学习了歌词,人们会有更深的感受。每当人们听到这首歌,看到这段歌词,人们就会联想起电影中的种种,心里的感动就会被触动一次,也会不由将音乐应用到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传奇的音乐。
当然,作为一部灾难片,灾难也通过音乐来渲染气氛,灾难来临时,詹姆斯?霍纳用快速短促的弦乐节奏。尖锐的小号和嘹亮的圆号吹奏的旋律对比,还有长号的阴沉来分解和弦式的旋律,更有各种打击乐器的交错使用,配以银幕上张皇失措的乘客的各种表现制造出大难来临时人们的绝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音乐的种种都透过观众的耳鼓不由分说闯进心灵,就如死神的敲门,令人不由不心生战栗,其强烈的听觉效果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这对于善于拍摄灾难片的美国导演卡梅隆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对于拥有恐怖片配乐经验的詹姆斯?霍纳来说也是小菜一碟。但是毕竟这不是本片最令人魂牵梦系的音乐段落。
于是每当我们想起泰坦尼克号,我们心中就会浮现出罗斯和杰克以及各个温馨场景,耳边回响的仍然是苏格兰风笛的奏鸣,还有希塞尔的悠扬和席琳?迪翁的美妙绝伦的歌声,留下的是唯美的记忆。而这,无疑是我们审美的选择性的结果罢了。
泰坦尼克号重返影坛,再度让我们重温了一个神话。当年此片一举荣获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剧情片原创配乐。最佳原创歌曲。最佳音响。最佳音响效果剪辑及最佳视觉效果奖共11项大奖,是一个辉煌。正是其中的音乐超越了国界,直指心灵,因而成为永恒的经典是自然而然的事。
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