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行电影审查制度的弊端和出路
1895年法国巴黎的一家地下咖啡馆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很快1896年中国上海就开始放映电影,这种新奇的表达方式深受广大人民欢迎,并迅速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电影的传播过程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由此表现出来。西论文网方早期拍摄的电影火车大劫案银行大劫案等多部以盗匪片为主的类型电影传入中国,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有伤风气“,甚至有教唆人们去模仿的嫌疑,于是很快使得国内关于要求对电影的内容加以管理的呼声慢慢出现。
自国民党执政时期成立第一个戏曲电影审查委员会以来,历史上随着政权的更替对于电影的审查制度一直在进行尝试和规范。但是从总体上看,无论中国是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发展时期,对电影的审查重点都是放在是否发放放映许可和是否需要删改不良情节上的。那么既然从古至今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关注的重点都是对不良情节的删减,那么为什么欧美许多国家采用的分级制度却不能适应于中国呢?到底是一刀切“才符合中国的国情,还是根据受众接受程度来分级管理才能保护电影艺术的完整性呢?在这一点上探究中国现行的审查制度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
一。电影审查制度与分级制的比较
电影分级制作为一个制度在规范着电影市场,分级制针对的是保护不同年龄阶段的观影受众,在适度的范围内娱乐大众并完成电影的艺术价值。而中国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宗旨当然也是为了保护观影群体的身心健康,限制低俗文化蔓延。在目的上二者其实是共通的,但是在形式上二者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形式。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双方就形式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一)政府主导型与自由放任型之间的矛盾
电影审查权力的巨大差异是矛盾的焦点。以美国为例,分级制度的权力部门是由美国电影协会MPAA“负责组织的,由家长们组成的委员会,而非官方的组织。这种审查权力属于放任型,并不是强制执行的制度。而是由国务院下设的国家行政部门来统一管辖,权力属于中央。两种在权力上的不同是造成审查方式和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在这种差别下来看,显然由于的制度是以政府为主导型的,因此对电影各方面的束缚也就更多了些。反之美国的分级制能够给予导演充分的创作空间,既保护了电影的完整性,也满足了观众的利益。导演在创作时可以将艺术与商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完美地表达出导演的艺术风格。
(二)审查标准与国内电影发展之间的矛盾
很多被我们称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作品,由于他们所拍摄的电影风格不接地气,甚至偏向边缘化,又或者片中的某些内容触犯了审查条例的若干规定,或是不符合中国电影审查条例的基本指导思想,而被划为禁片。如贾樟柯的小武社会描写边缘化,田壮壮的蓝风筝和张艺谋的活着涉及了敏感时期的题材等,这些在国内找不到出路的影片就拿到海外市场卖,比如贾樟柯的站台小武任逍遥等影片在欧洲市场上都很受欢迎。随后,它又以海外影碟的方式流进了内地市场,只不过是盗版的方式。如果有了分级制,观众们就可以在影院中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也就不必费尽周章地去寻找盗版影片了。
(三)影片质量与观众利益的矛盾
这个造成的影响对于观众来说是最直接的,观众花钱进电影院看电影,不同年龄的受众群有不同的喜欢,比如一些影片中出现的恐怖镜头,明显地对少年儿童不适宜,但对于心智已经完全成熟的成年人来讲,一般都可以接受,而且会满足喜欢刺激的观众的视觉需求,但由于没有专门的消费指向,也常常遭到强制性剪辑。一刀切“的审查制度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电影的完整性,也就损害了观众观赏电影的完整性。可能有些电影片段会有些适合成人而不适宜少儿的东西。但是,由于拍片时没有标准,导演不便于把握尺度,不知道拍出的片子会不会遭到封杀。有了明确的法规,创作者就可以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创作,这样不仅电影的完整性得以保证,同时,也增加了成年人选择的自由度。
(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片种引进的矛盾
电影在与国际市场同步发行时,由于我们对电影的审查方式不同,可能我们出口到美国的影片会变成辅导级,即建议在父母的陪同下进行观看。但是引进来的电影却只能采取一刀切“或者全面接受“的方式在中国上映。我们暂且不讨论这会因为级别限定而造成不平等的票房差距,但就这种电影放映中的不对等性就损害了观众的利益。无论剪辑还是不剪辑都不能满足全体观众的需要,作为没有分级的一方,中国的电影观众显然吃了哑巴亏。比如一些影片中出现的恐怖镜头,明显地对少年儿童不适宜,但对于心智已经完全成熟的成年人来讲,一般都可以接受,而且会满足喜欢刺激的观众的视觉需求,但由于没有分级标准,只能遭到强制性剪辑。这种一刀切“的审查制度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电影的完整性和公众的观影利益。
二。电影审查制度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对比贺岁档的排片计划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趋势,从以往的众星云集,喜剧打头的贺岁影片逐渐变成了家庭电影,儿童电影势如破竹的局面。尤其是2014年一部打着全家看电影“口号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在过年期间可谓风头正劲。凭借着良好的电视收视基础,加上老少皆宜的电影内容,据统计仅电影首映日,票房便高达9000万,刷新了2D国产片首日票房纪录,单日观影人次约260万左右,场均超过110人。这些数据为我们真实地反映了两点现状:中国的国民观影热情和力量已经不容小觑,其中未成年儿童的比例更是高达60百分号~70百分号;适合全家观看的电影非常符合现在观影人群的共同需求,但是目前电影院上映的此类型电影数量明显供不应求。随着观影人群规模的壮大,也反映出大众娱乐方式日趋单一化。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和大众娱乐方式息息相关的电影审查制度了。现行的电影审查规定含糊,删减不良“情节一词似乎范围过于宽泛。不同年龄的观众有着不同的认知程度,那么电影中所谓的不良“镜头到什么程度才属于适宜全体观众观看呢?比如周星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在上映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这部称霸贺岁档电影票房的魔幻主义电影在热映期间也遭到了众多家长的投诉。究其原因是因为影院没有在影片宣传和消费者购票时对家长进行相关情节提示,直接导致不少低龄儿童在使用3D眼镜观看电影时,被片中突如其来的逼真模拟怪兽效果或者影片中的血腥场景吓哭。严重的甚至给小朋友造成了心理阴影。可见目前我们对于电影情节的删减,还是不能完全照顾到观影群体的接受程度。
其实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已经越来越平民化和大众化了。可是我们对电影片种的界限却很模糊,即使打着喜剧的电影也可能会存在少许暴力。血腥,甚至情爱的镜头。这也就直接导致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在观看电影时会受到一些惊吓和误导。没错,我们做了删减,但是很多时候连电影审查委员会也不能就到底该删减哪些镜头,删减的统一规范是什么这些问题一一作答。少儿不宜“的剧情对孩子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影响力却是我们不能置之不理的。目前很多呼吁建立电影分级制度的呼声也大多是以保护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切入点的。
三。在完善电影审批制中寻找突破口
电影分级制是电影生产和电影管理的一种模式,是将电影按照内容表现的性质分成不同的级别,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观赏。从概念上来看,电影分级并不是针对内容的好坏而对电影进行分类的,而是对于不同的内容接受程度进行分类,这样既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促进电影创作的创新力。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电影分级并不意味着审查的消失,而是一种审查变形。电影分级制度“显然是一种细化电影受众的手段,但这种分级的重点恰好也是从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上来设定的界限。那么如果现在的国情不能立刻去改变一个制度,是否能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用辅助的手法来完善我们的审查制度呢?
(一)电影院设立观片指导
从现有的法律规定中找寻完善电影审查制度的方法,是用辅助手段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电影院管理条例第五章售票工作中关于票房每日工作程序第七条中有明确规定:售票员需对携带儿童的家长提醒所购影片是英文原版片或者恐怖片,另外在票房客户服务要点一章中,第三条关于员工在岗时面对观众询问与电影院或者电影相关信息时应当耐心作答,如遇到工作较忙来不及回答观众问题时应当礼貌提示观众查询LED显示屏或者用敬语请观众稍加等候。
显然在电影院管理规定中为了避免出现中途退票的情况,将可能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作了预见性防范,那么我们不妨将其规定落实到具体环节上来。首先电影院可以通过LED显示屏对正在上映的电影进行剧情和片种概述。其次,电影院应当利用员工培训会或者内部试映会的方式让售票的工作人员了解并知晓正在上映的电影中有无过度的情色,或暴力恐怖画面。在销售此类电影的时候遇到带着孩子来观看的家长,工作人员应当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对其进行指导或者温馨提示。当影院工作人员给出正面信息或者建议时,相信不但不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反而会让家长更加满意电影院人性化的服务。当然对于电影院来说也就避免了因电影内容不当而引起的家长与影院之间的纠纷。
(二)民间观影团体的规范化
力量来自于民间。其实现在社会上有许多自发组成的观影团体,会应邀参加一些新片试看的活动。通过新片试看“会有相关的影评人对片子进行推荐和适宜人群分类。比如社会上自发成立的妈妈观影团“已经联合手机报的平台对订阅手机报的群体做信息推送。她们通过试片和讨论对院线上映的热门电影以文字形式做简单的介绍和评判,给带孩子观影的父母提供了一些建议。这种方式的启示,我们应将民间的观影团体规范化,逐步形成一个专业的电影民间审查委员会,从优先制定少儿不宜影片“的评判标准开始,逐步将少儿不宜的级别从所有观众适用的范围中解放出来,采取先试点,再扩大的节奏,逐步完善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
(三)大众传媒媒介的关怀化
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电视。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在娱乐版面都承担着宣传最新资讯的任务。尤其是电影相关的杂志或者广播,如果在宣传某部电影时可以在推荐语上加入对片中画面尺度和争议情节的提示,同样可以给未成年人观影提供指导意见。包括电影在首映期间为宣传电影造势,经常会有超前点映。媒体试片等活动,媒体可以利用简讯或星级标示出电影的适宜人群给低龄儿童的家长进行温馨引导。在新媒体环境下,像豆瓣电影。博客。微博。贴吧等平台都可以向人们提供咨询和指导。影评人可以在影评中写上推荐人群,这样不同年龄的观众在进电影院之前就可以有所选择。
四。结语
就像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样,中国的特殊国情需要在时间的检验中慢慢向前推进,没有什么可以照搬的规律,也没有一样的国内外环境可以拿来复制,我们的电影审批制度也应当从不断完善中寻求进步,本文从保护青少年权益,实现观影公众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阐述电影审查制度可能进行或正在努力进行的方法,为电影审查制度的逐步完善献言献策。
论中国现行电影审查制度的弊端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