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络恶搞”出现的背景

(一)网络的普及

科技的巨大进步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网络普及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今,电脑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家庭的“日用品”。 据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2]。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享受生活水平提高而带来的休闲娱乐。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听歌、打游戏、看电影、发帖子、发图片、写书等等,而许多在现实世界里不能干到的事,像“网络恶搞”之类,不仅制作成本低廉、方便,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一般人也能够做到。

(二)生活的压力

经济的迅速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竞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4年完成的一项国人压力调查显示,社会转型期间20岁~30岁人群压力最大,压力均值为71分。[3]在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前,人们不得不为生存而战。房奴、车奴、蚁族、蜗居等新的名词和长久以来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相应的物质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在短时间内,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众多的压力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当空虚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自然地要宣泄出来。

“网络恶搞”就成为人们宣泄的手段之一。因为“网络恶搞”可以让人们暂时忘掉生活的痛苦,沉浸在愉悦之中,使自己小有成就的同时也发泄了对现实生活不满。所以,这种“网络恶搞”就成为了国民性的精神释放。“网络恶搞”以一种“亚文化”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主文化是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为社会普遍认同;亚文化是以主文化为参照的同一共生环境中的不同文化类型,是社会中辅助的、次要的、边缘的文化。主文化和亚文化都是隶属于文化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它们相互影响、渗透、交织,共同构成了整体社会的文化大景观。”[4]所以,“网络恶搞”这种较为新颖的模式的出现,也体现了文化的特色。当这种特色的文化遇到了生活压力的催化,于是就愈演愈烈。文献综述

(三)精神的追求

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使得物质文明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网络恶搞”的形成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的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的管理趋于民主化和自由化,人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去发展与展现自己。在这个背景下,人们不再思想保守,而是寻求个性的解放。个性本来就是与共性所不同的,是共性的对立面,所以当人们都沉浸在主流文化的熏陶之下,“网络恶搞”这种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亚文化”就是人们寻求个性解放的一种方式。他们要颠覆传统以显示自己的个性,就是不断张扬个性、彰显自己的叛逆精神。同时,受众的猎奇心理也对“网络恶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当《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流行以后,人们就开始关注其他领域的“恶搞”的效果,看其是否也带来了一样的趣味。在对各个领域进行“恶搞”之后,人们发现这种颠覆传统的手法确实能带来乐趣,而且超级搞笑,能丰富自己的闲余生活,达到了一种既“独乐乐”又“众乐乐”效果,于是,人们便争相地进行“恶搞”。很快,这种“草根阶级”的消遣就变成了民俗休闲娱乐的又一精神需求,这种既幽默风趣、夸张讽刺,又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手法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上一篇:媒体融合时代舆论引导机制研究
下一篇: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对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热播的探析

中国共产党对新媒体中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

奋争与妥协银幕生涯与社...

中国早期电影业发展的目的

香港电影的港式动作美學【4131字】

音乐里的思想配乐對电影...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4356字】

青春微电影對弱势群体矛...

安康汉江网讯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