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化的产生和人们的思考惰性密不可分。一掠而过、一目十行的浏览方式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人们一种阅读习惯。受众往往看一下标题就以为自己了解事情的全貌,急于发表意见。而根据已有的经验盖棺定论,这种指点江山的感觉也满足了一部分人的优越感。但是自以为是而贴上的“标签”可能反而禁锢了人的思想。论文网
媒体作为社会公众话语权的主要拥有者,本应全面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不能只唱赞歌,对于社会的弊病也要敢讲敢言。敢讲敢言的前提是要恪守媒体职业道德,实事求是。为了吸引眼球而简单地贴上标签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媒体常常做出的一些越权的报道:在一些案件在审,还没有被法律机关依法判决的时候,媒体为了标题或者内容的所谓“爆炸性”,随意贴上诸如“官二代”“城管”等的身份标签,而将最重要的事实掩盖。这样做只会将社会的矛盾加剧,让贴上某一个群体标签的人来承受公众对于此类群体的固有情绪,干扰司法公正,罔顾客观事实,造成个体的悲剧,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
标签的流传,在折射出了一些的社会问题的同时,对于政府行政思维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平民和官员、富人有了纠纷,社会舆论经常不过问事实细节以及孰对孰错而简单地得出结论:富二代欺压穷人,或者官员徇私枉法。大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结论很不严谨,但是固有的印象、之前的案例,对于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平衡让人心理失衡,才会造成舆论社会“失范”。这些身份标签的出现也是社会阶层不断分化、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低收入者迈入中产阶级的难度不断加大等社会问题在新闻舆论方面的折射。
本文主要对标签化的消极作用做出诠释,对于这种现象的前生今世,从源起出发,对其做出批判性的思考。
2 新闻标签化的概念和现状
2.1 新闻标签化的概念
在《公众舆论》中,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曾经给刻板印象下过定义,指“一种简化形态的,用以协助人们获得有关真实世界的意义,它是指人们对社会环境中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概括而又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蕴含着对人或事物的价值评价。”在信息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面对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庞大,在鱼龙混杂的信息里想要提取重点,受众不得不将复杂的信息整理简单化,贴上特征标签,但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标签化”正是“刻板印象”的典型表现。标签化的传播结果就是会带来认识的偏见,不同的人群被贴上不同的标签来加以认识。这种贴标签的行为属于先入为主,相当于修掉了大树的枝枝叶叶,只留下主干。尽管让认知过程变得简单快捷,但是修掉枝枝叶叶的大树未免雷同,不同客体存在的差异全都被忽略了,重要细节和真相被隐藏,使公众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美女孩”“最美老师”等新闻在最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上屡见不鲜。“最美”的产生,本是想将主人公推高,让众人顶礼膜拜。但是,“最”的次数多了,让读者产生了疲劳感,读者看到标题就大概猜到了要说什么内容,造成了千篇一律,新闻标签和内容同质化。文献综述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朱力教授也曾撰文对泛标签化做过定义:所谓标签化,是指把某一个事件或某个人物自发地归为一类事件或一类人物。
2.2 新闻标签化的分类
身份敏感群体最易引起社会舆论关注,也最容易被贴上标签。常见的标签有以下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