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Van Der Meulen 最早提出无线中继的概念,并给出了经典的三节点(源节点-中继节点-目的节点)中继信道模型[3]。之后在1979年,Cover 与Gamal 首先在信息论基础上提出传统的三节点协作信道模型[4],从理论上解析了中继信道,Cover等撰写的文章中分析了不同传输环境下(包括这样的情形:目的节点向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反馈消息)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证明了含中继的传输链路的容量要远大于直接联通的链路的容量[4]。另外,无线中继技术由于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的相互独立性可以获得空间分集增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容量分析是在高斯信道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并没有考虑无线衰落信道的特性,也没有考虑由于短距离中继通信而获得的功率增益。这些都为中继通信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关于中继技术的探求和钻研都是基于这些概念。
但在基于信息论的中继通信理论研究之后,由于当时的市场局限性,在这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继信道的探索停滞于此,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一直到1998年,Sendonairs等人基于前面关于中继的理论提出了用户协作分集,并在2003年之后拉开了研究的序幕,无线中继也受到了关注和发展,Sendonairs等人提出了一种用户协同协议,协议中设定一个移动终端A同时向基站和另一个移动终端B广播发送数据,然后移动终端B将接收到的来自于移动终端A的数据再转发给基站,换句话说就是移动终端A协同移动终端B给基站发送数据,且数据是经两条相互独立的路径传送给基站的,在提高信道容量的同时也获得了更高的分集增益[5]。Sendonairs等人提出的这个协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后来各种中继传输方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后来Laneman在他的博士论文里分析了分布式时空编码,他指出了简单的通信协议的设计指标,并且深入研究了协议在实际无线传输系统的是否可行的问题[6]。Hunter提出了译码转发协议的一种特殊情况--编码协作(Coded Cooperation,CC)协议,它可以结合使用分布式空时编码(Distributed Space-Time Coding,DSTC),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协作分集的性能[7]。86069
在国内,许多单位就无线中继通信方面也展开了很多深入地探讨。论文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信道信息设计了基于时隙分配和中继的传输策略,在单跳通信与中继通信两个层面对传输进行调整,以此获得鲁棒的可靠性传输[8];哈尔滨工业大学以空间数据咨询委员会(CCSDS)文件传输协议的存储-转发机制,提出一种中继型CFDP(R-CFDP)协议,设计了三种中继“存储-转发”策略,并数学建模推导了中继型CFDP协议在传输时延方面具有优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