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考察文学作品中的媒人形象和角色担当。
历史上对于媒人的记载更多是在文学作品,媒人以文学形象出现。尤其是在元明清时期,曲与世俗小说以当时社会作为背景,时常会出现媒人这一类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逐渐开始有人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媒人形象。开始使用一些明清的世俗小说中媒人的形象来分析。刘桂秋的《官媒·私媒·牵头·牙婆——<金瓶梅>风俗漫谈之四》 关注到媒人范围开始扩大,不仅是官媒,还有私媒,尤其是私媒中的兼职私媒,如题目中的“牙婆”为人买卖婢妾,同时还撮合男女。明清的世俗小说场景也是明清社会的部分缩影。作者通过对《金瓶梅》中生动的媒人形象,描写“说媒”的具体方式和操作过程,以此来说明媒人存在于“六礼”的每一步骤中。作者还在《金瓶梅》发现,何时用媒也是有讲究的。娶妻必定有媒,可谓“明媒正娶”,而妾是不用的。媒人有许多其他称呼,牙婆、牵头、马泊六等,作者介绍了这些称呼的由来和含义。前人的著作中就已提到过媒人巧言并爱财,其言不足以全信。这里作者从小说中分析了媒人的一些“特长”,利用自己的伶牙俐齿,和对人心理活动了解来进行说媒。
21世纪初,《论明代通俗小说中的“情媒”现象》 不再只研究只捞取钱财为目的、撮合不正当关系的男女的媒人,作者还关注到了成人之美并见义有为的媒人。还分析了明清大量“奸媒”出现的社会原因。在《红楼梦》中甚至丫鬟也对媒人露出鄙夷之情,《金瓶梅》中也有对辱骂媒人的场景。《闺阁内的爱情导师——“三言两拍”中婆子、丫环、尼姑的角色分析》 里面侧重于对这些不是专职媒婆的角色进行分析。这里“婆子”有卖珠子的,卖花粉、老鸨……此外大户人家的丫环,有时也成为主人偷偷与男子沟通的媒介。明清小说中有些本因远离尘世的,脱离七情六欲的尼姑,也在男女之事上有所介入。作者也分析了为何这些本不以“媒”为生的人,却做起这样的事。《古代的媒妁与<金瓶梅>中的媒妁形象》 中也有简单分析“三姑”充当媒人角色的历史原因,古代的“三姑”其中就包含尼姑。之后的《<醒世婚缘传>展现的明清时期婚姻形态及观念》 、《民俗学视野下的<金瓶梅>媒妁现象探析》 、《“三言”“两拍”中与说媒场景》 、《明代世情小说中的媒妁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等。本世纪初的研究不外乎对文学作品的媒人形象的描述、身份、行为的评价等,但明显的是数量多了起来。
在这里之总结媒妁问题研究的三个大方面,其中也不乏一些对小问题的研究。例如对媒人报酬的分析,媒人这一群体的组成,某地的媒人风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