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特征以变暖为主,气候变暖会很大程度上导致极端高温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强,持续时间延长,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农业防灾减灾生产需求的增强和灾害风险评估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就高温热害对水稻影响机制、产量、品质形成及水稻生产对高温的避抗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9],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成为农业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导致中国南方稻区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加剧,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10]。 在浙江范围内,叶宏宝等以杭州、金华两地的气候变化特征为依据,集合模拟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浙江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浙江代表站点杭州和金华的平均气温均会升高,预估2070s 时段杭州、金华分别平均升温1。 65 ~ 3。 56、1。 75 ~ 3。 67 ℃,高温热害发生加剧[12],预估高温热害将会是是影响浙江省水稻种植的效率主要因素之一。89839
近年来,国内对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多基于长期气象和作物资料,通过计算灾害概率、灾损统计和变异系数等分析灾害风险[13]。张方方等根据湖北省 70 个气象台1971-2004 年共 34 年的历史气象资料,确定了各地高温热害不同等级风险期的起始、终止日期及持续天数,并据此将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划分成不同等级的高温热害区域[14]。张爱民等建立基于 GIS技术的安徽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测评系统,在 GIS 平台上对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干热风的危害范围及危害程度进行监测评估,在灾害监测等级 GRID 数据的基础上,与行政区及土地利用等背景数据叠制分析,进行受灾区域作物区识别,实现不同作物不同灾害等级面积评价[15]。刘伟昌等以衡阳地区的水稻为研究对象,对O-RYZA2000 水稻模型的相应参数进行了本地化,模拟了该地区常年气候条件、设定高温条件及各年高温条件下的一季稻产量,并计算了各年实况及设定条件下产量灾损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水稻产量灾损率评估模型[16]。论文网
以上研究都集中于长江偏中游地区,针对浙江省的研究比较少,叶宏宝等人的研究也仅以浙江的金华、杭州两地为研究对象,为了应对浙江省全省范围的高温热害影响现状,亟需县级尺度的相关研究,为浙江省高温热害的防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