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相关研究
整体性思想并非外来产物,它在中国传统教学中就有所体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孔龙存、王华轲两位学者研究发现在传统儒家培养“圣人君子或成人”的教学目标下,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四教(文、行、忠、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主要科目)、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基本教材) 。孔子注重修养教学、言行一致教学和感性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既有理性的文化精粹,又有感性的生活经验、实际的行为操作,追求“渊博知识”、“经世致用才能”的统一。同时传统儒家的教育方法协同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等教学原则。基于此认识,学者洪顋站在“天人合一”的视角提出了课堂教学原理,第一条就是整体性原理 。他认为整体性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并且强调教学整体性主要体现为“教”与“学”的统一。洪顋的观念符合现在教学主体的主流看法,既认可教师的主导的作用,又看到学生的主体性。
经整体分析发现,现代的教育学者在“整体性”的探讨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主要有以下5个角度。
1、资源整合和系统效能的整合。学者李桢和张钧认为“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存在,需要在资源整合和系统效能上实现教育的整体发展,并最终促成完整的人的培养” ,他们重点强调观念革新,也就是立足整体性的视角,对基础教育重新作价值评估。他们站的高度使他们的研究落在理论探索上,能为教育发展指出大方向,但是相较之下缺少具体的指导性。
2、课文本身的整体性。黄艳枫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探讨在课文教学中整体性的重要。她批评现在教学中常出现的“孤立”现象,呼吁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教师抓住“语文学养的整体性”,还原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同时她也提醒教师切勿走入“窄化”的误区,即只关注文本内容的主线,把语文教学简单理解成对基本内容的认知,只从能力视角去剖析文章,而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求,把课文看成一个整体的网络,“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基于这样的思想,黄艳枫老师举出了一个整体教学路径设计:整体感知--局部调整--整体把握,也是小学语文课程专家崔峦推崇的思路,简称“整--分--整”阅读教学。笔者认为黄艳枫老师的整体性思想具体、可行,很有推广价值的,值得在课文教学中借鉴和尝试。
3、一单元、一整本课文与教材体系的整体性。吴海燕老师和学者郑艳跳脱了单篇课文的限制, 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吴老师认为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一个单元、一册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教师能深入体会教材的编写原则、理清编写思路、全面把握教材,形成整体教育观念, 。她把整体性研读作为了解学生学情的途径,通过这一步骤来把握知识发展的线索,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确定学生群体的“最近发展区”。郑艳则试图寻找“独立的课文教学”与“系统的语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平衡点,将课文放在整体的教学背景下,追求“由篇达类、由例及理”的教学。
吴海燕老师关注了教师这个角色,却缺失了学生这一环节。整体性研读不应该仅是教师的工作,它对学生同样有帮助理清知识思路,建立学科知识系统等作用,虽然两者在程度、深度无法比拟,但学生确实也能从中获益。学者郑艳则认可学生的作用--他认为在整体性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情意活动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感悟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不过这里“学生的参与”和笔者提到的有点不同,笔者认为学生应如教师一样主动贯彻整体性思想、自主学习,而不仅是被动地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