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合成技术发展到现代在已经接近一个世纪,各个阶段的频率源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这项技术在不断对比改进中中得以发展。接下来将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8】
表1。1 频率源发展介绍73347
频率合成方式 组成介绍 优点 缺点
直接模拟频率
合成技术(DS) 主要是把一个或者多个基准频率源用倍频,分频,混频等处理方式实现对频率的算数运算,得到所需频率,最后用窄带滤波器将其选出 频率切换速度快,低相噪,工作频带较宽等优点 需要大量的晶振,滤波器,倍频器,分频器和混频器等硬件,杂散输出差,体积大,成本高,电路复杂
锁相环(PLL)频率合成技术 由锁相环构成的频率合成技术,能够实现参考信号对振荡信号的跟踪,相位锁定, 从VCO的输出中耦合部分信号进行可编程的数字分频后再送到鉴相器进行鉴相,容易实现多频点的输出,它的输出频率范围宽,频率稳定度好,低杂散,体积小 ,寄生抑制性能强,输出频率易于程控,频谱纯度高 频率切换时间较长,和频率分辨率之间不兼容,较难实现快速跳频功能,
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
(DDS) 利用数字电路技术得到信号的离散数字序列,经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 频率切换速度快,频率分辨率很小,输出相位连续,易于集成,易于控制,输出宽带正交信号,易实现各种幅度,频率,的调制 D/A的弱转换性,对参考时钟的高要求,输出带宽有限,杂散指标也不高,受到时钟频率的限制,价格昂贵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技术(DS)作为第一代频率合成技术,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较为普遍应用,它的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当时的技术需要。
随着技术的一步步发展,DS的缺点逐渐暴露,尤其是到了PLL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将频率合成技术的手段放在了锁相环上面,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二代频率合成技术,即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在人们的一步步尝试下,先后产生包括模拟,数字,数模混频在内的几种PLL频率合成技术。现阶段, 由数字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F),压控振荡器(VCO)组成的混合PLL,最为广泛使用,其中,相噪、锁定时间、杂散,是PLL频率源的最为重要的三个指标,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论文网
伴随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前两代的频率合成技术的缺点更加明显,到了70年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信号技术以及DSP等一系列技术迅速发展,掀起了频率合成技术的性发展,即DDS,1971年,J。Tierney 等科学家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DDS的概念,这在整个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此时,频率合成技术进入了第三代—DDS。
DDS技术的优点很多而且易于实现,在二十多年内得到了非常迅速并且广泛的应用,但是分析过DDS技术的工作原理,发现杂散作为DDS技术的固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DDS的发展。
目前较为常见的是采用GaAs 技术和CMOS 工艺,GaAs 技术虽然能够扩展输出带宽,工作频率高,有着价格昂贵的缺点,杂散在-40dBc左右,CMOS技术杂散为-70dBc,但是输出频率低,如果想改善输出频率只有通过变频或者倍频的方法,这样导致杂散指标变差,因此杂散是DDS技术主要攻克研究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