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起,磁流变阻尼器才开始走出实验室,在工业中发挥效力,国外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开始得早且取得了较多成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功研发出了磁流变离合器。白俄罗斯Kordonski等人在探究磁流变液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其密封抛光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15]。Lord公司研制了磁流变减振装置和制动元件,并成功在机动车悬架系统结构中安装使用,使车辆座椅垂直加速度减小。目前该公司已将大量磁流变产品商品化,据资料显示该公司研制的磁流变液屈服应力最大近500kPa。磁流变液阻尼器也在军用装甲车辆领域得到了应用,美国Nevada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美军某型号轮式车辆中,并与对照组的相同车辆同时进行路面试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减振的车辆在驾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方面均优于采用传统被动悬架控制的车辆[16]。韩国Seung-Bok Choi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减小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调节时间,并用skyhook阻尼器对客车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磁流变悬架显著提高了车辆的平稳性。日本学者研制了能产生大数量级阻尼力的磁流变阻尼器,将其应用于房屋楼宇抗震中并获得突破。83069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多采用弹性悬架结构工程车辆座椅,即托式或剪式座椅,这种弹性悬架结构座椅可以降低50%以上的垂向振动[17]。同时期国内学者对磁流变减振技术相关的研究工作开展不多,但近些年进步势头迅猛,目前在磁流变液制作、阻尼器工作原理研究及实际应用方面已渐有成效。我国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对磁流变液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重庆大学黄尚廉院士带领的课题组成功发明了具有专利的磁流变液产品并研发了装有该产品的客车、轿车样车。此外,何炎权论文网、刘少军等[18]建立了磁流变座椅仿真模型,还构造了模糊控制器。李赵春等[19]探索了火炮后坐复进机构利用磁流变阻尼器减小振动的方法。从总体水平上看,目前我国磁流变技术的研究与产品研制能力依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差较大,自主创新的产品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