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一个不易推广和传播的动态概念结合现在的社会发展得到展示和影响,则是这次设计所要研究和体现的重点。希望通过对整体的规划,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形式以及对现在共同关注的内容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构造一个新型的公共交流空间。
2 项目背景
2。1 周边概况
方案选址为上海市长宁区中山西路和长宁路交叉口附近,位于上海长宁区市中心。拥有轨道交通枢纽点(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三号线与四号线在此设有站点)和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周边有中山公园和米兰广场、苏宁购物中心、玫瑰坊商业街、龙之梦购物广场、多媒体广场)。
2。2 面向人群 论文网
方案中的公共活动中心位于附近为住宅区和交通枢纽点(图1、2),周边医院、餐饮、超市等基础服务设施机构完整,分布有各级学校,可得知该方案面向主体为周边居民、中小学生、职场人员和大学生,便捷的交通、稳定的人流量,是该方案实施可能性的基础保证。
图1住宅区和交通枢纽图 图2住宅区和交通枢纽图
3 设计理念
空间对于公共生活的作用并不像其物理属性一样与生俱来,而是在与人的社会活动发生关系之后才具有的。因此“方便周边人群使用”为公共活动中心的第一要素。
该方案是为了营造一个能做到文化传播,且能使周边群体受益的公共空间,同时也为一些机构或个人的特色展示提供一个稳定的场地。
“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是本方案的设计理念。
在现代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而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越加突出,所以加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越来越追求发展特色区域(或国家)文化的现在,如何使一个不易推广和传播的动态概念结合现在世界绿色发展和展示民族元素的主题的社会发展的主题从而得到展示和影响,是值得我们所追寻和探讨的。
4 设计背景
4。1 方案概述
本案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一处废弃建筑,建筑西、南两侧为低层住宅,阳光照射充足,向北一公里处苏州河蜿蜒流淌而过,因建筑结构不易修改,则为了更融洽于环境,做到室内空间和外部空间自然交融,采用大面积的玻璃落地窗,把四周环境的景色与天空阳光和谐的引入室内,结合人为构造的微景观,从而使室内空间具有自然的开阔同时,内景与外景的结合也会增加该方案的和谐性和美观性。
“和风同尘”其意思取自《老子》,核心是潜移默化、契合实情、与自然共处,改造废弃建筑达到资源的再利用,通过与街道、绿地、河流等要素有机结合,在一个简约的空间中用最简单的几何线条、图案来构造一个大气又不简单的环境。
4。2 设计思路文献综述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 氛等精神因素。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