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客体理论(weak-object hypothesis)。该理论也称特征-捆绑同一存储说(feature and binding with the same storage mechanism)。与强客体理论不同,其强调客体并不是视觉工作记忆唯一存储单位,特征也是。特征数量、维度及特征之间整合方式均会影响记忆容量。在弱客体理论中,客体与特征同时竞争记忆资源共用一个存储系统。
Olson和Jiang(2002)质疑强客体理论,设计了一些列实验探究视觉工作记忆存储机制。他们使用同样数量的嵌套式双色块客体和单色块客体作为初始刺激组分别开展两组实验,检测刺激组均随机呈现一个单色刺激,被试判断该色是否在初始刺激中出现过。若两组实验的记忆绩效无显著差异则证实了强客体理论,然而,在Olson的实验中得出结果恰恰相反,那么说明视觉工作记忆并不是以客体为存储单位,而是以特征为存储单位,即视觉工作记忆绩效受限于特征数量。后续试验中他们控制客体特征数一致,增加特征种类,发现当特征数一致,视觉工作记忆绩效因特征异质性增加而提高,也就是说记忆含3种颜色和3种图形的一个客体比记忆6种图形的一个客体记忆效果好。Xu(2002)提出特征捆绑的条件是基于个体记忆中能表征出特征是来源于同一客体不同部分时,同时他使用颜色和形状两种维度客体探究视觉工作记忆绩效,发现客体记忆绩效取决于各特征之间的整合程度,整合程度越高客体记忆效率越高,反之越低。在其后续的实验中验证了特征也是视觉工作记忆存储单位(Xu,2002),也深入探究了特征之间连通性与位置邻近性影响着记忆容量(Xu,2006)。Xu前期实验研究属于行为实验,之后他采用了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检验以上结论,实验结论显示客体也是视觉工作记忆存储单位,记忆绩效受特征复杂程度影响。文献综述
双重存储机制理论(dual-storage mechanism)。该理论亦称特征-客体双存储说(feature-object dual-storage mechanism),与以上两个理论不同,该理论强调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受特征子系统容量限制,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并行存储,当同一客体某一特征数量上升,则该特征子系统中单个特征将争夺存储空间而影响记忆效果,例如:由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共同组成的客体就会产生颜色之间存储空间竞争。多个特征需通过捆绑机制形成客体,捆绑过程及客体保持有赖于注意资源,客体不占据各子系统记忆空间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