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古镇旅游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周庄水乡古镇率先开展了古镇旅游,成为我国古镇旅游的开拓者,并成功带动了我国古镇旅游开发的热潮。此后,古镇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有关古镇旅游的学术研究也开始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
目前,学术界有关窑湾古镇的研究成果数量还比较少,并且大多数是期刊和文献书籍,有关窑湾古镇的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更是不多。这些研究成果的涉及的领域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窑湾古镇的社区参与研究方面,以夏媛圆的《江苏省窑湾古镇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研究》[2]一文为例,该文对窑湾古镇中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得出了由于社区增权和分配利益方面的问题,造成了窑湾古镇社区参与程度不高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对策。94556
在建筑、美学方面的研究,王艳秋、朱翔在《窑湾古镇建筑艺术初探》一文中,从空间组织、整体结构、细节装饰等方面对窑湾古镇的布局形成、建筑类型进行了分析,既挖掘了古镇的历史文脉,又为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专业的意见。陈丹彤在《窑湾古镇:一个美学视界里的地域性景观》中,从景观设计、空间美学等角度对窑湾的公共空间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窑湾古镇的特色从专业的空间美学角度,提出了提升窑湾古镇空间美学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有关窑湾古镇的研究中,在历史文化、古镇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例如:张演华的《窑湾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及规划研究》[3],徐倩的《文化导向的城镇历史地区保护与复兴研究——以江苏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窑湾为例》,刘博敏、李佳静的《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延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思变》等。这些文章都着重研究了窑湾古镇的历史保护问题,张演华提出了窑湾古镇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的方法,并结合窑湾古镇的现状,提出了窑湾古镇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徐倩在文章中提出了以文化为导向的窑湾古镇保护与复兴规划,并提出了实际运用的具体方法;刘博敏、李佳静则提出了“历史保护工作的主体是保护物质遗存及展现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特色,物质遗存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是决定历史文化特色能否得到展现于传承的关键”的结论。
旅游开发方面也是研究窑湾古镇的一个重点内容。例如:罗希的《新沂窑湾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陈俊的的《传统村镇旅游开发研究——以窑湾古镇为例》、刘浩的《徐州窑湾古镇的特色与开发设想》等等。罗希在《新沂窑湾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一文中,运用了“SWOT”的方法对窑湾古镇进行了研究,提出看“科学策划、科学发展、塑造品牌”的开发策略。其他同类研究成果也大都从旅游资源价值、开发与保护等方面对窑湾古镇的旅游开发作出了探讨。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且大都是理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一些专业的理论意见和实施方法,缺乏实际数据的验证和支撑,研究的立足点和层面也较为狭窄。本文在借鉴学习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游客对窑湾古镇的实际评价数据,全面系统的分析窑湾古镇的旅游开发状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等方法获得真实有效的游客评价数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并体现了窑湾古镇在目前的旅游开发、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和隐患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改进办法。
[1]卞显红。江浙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比较[J]。城市问题。2010,12:50-51 徐州窑湾古镇旅游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0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