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的知识阶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0。
[3][24]李克强。《玲珑》杂志建构的摩登女性形象[J]。二十一世纪双月刊(香港),2000(8):98。
[4]龙佳。上海摩登——论《玲珑》中的女性形象[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师文静。《玲珑》杂志及其女性形象塑造[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姜卫玲。浅析《玲珑》杂志中的新女性形象[J]。新闻界,2009(4)。
[7]沈琼。《玲珑》杂志“现代女性”角色的建构[D]。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10。
[8]何楠。民国《玲珑》杂志中的30年代都市女性生活[J]。才智,2009(31)。
[9]刘晓华。论《玲珑》对“完美女性”形象的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14(7):44-48。
[10]何楠。民国《玲珑》杂志中的女性独身主义[J]。才智,2009(31):165-166。
[11]叶青青。西式话语在中国语境中的传播——以《玲珑》杂志译介“健美”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2(1):83-84。
[12]卢珊。《玲珑》杂志中的近代体育文化传播[J]。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会议论文集,2014。
[13]卢珊、陈莉莉。现代中国女性的身体发现:《玲珑图画杂志》有关女性身体美的报道[J]。体育科研,2016(4):86-90。
[14]凌燕。玲珑之爱——民国时期妇女的爱情与婚姻[J]。才智,2016(17):190—191。
[15]贾海燕。《玲珑》话语狂欢中的男性形象建构[J],汉江大学学报。2012(6):44-48。
[16]郭晓勇、孙娟。怀疑、抗拒、批判——《玲珑》杂志中男性形象的重构与呈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1):101-106。
[17]张竞琼、曹彦菊。《玲珑》杂志在中西服饰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2):19-22。
[18]张旻。对20 世纪30 年代《玲珑》杂志中的服饰信息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9]张丽莎。《玲珑》杂志《幕味》电影周刊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0]柳迪善。新女性——《玲珑》中的明星文化及女性意识[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1)。
[21]洪长晖、王志敏。《玲珑》杂志广告定位策略与女性形象建构[J]。文化与传播,2014(6):48
[22]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2。
[23]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109。
[25]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5):25。
[26]姚介厚。传统·现代性·后现代[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23-29。
[27][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4-55。
[28]何楠。《玲珑》杂志中的30年代都市女性生活[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81。
[29]陈珍玲。给姊妹们[J]。玲珑图画杂志,1931(5):147。
[30]杏子。嫖堂子包私娼,丈夫对我极端冷淡[J]。玲珑妇女图画杂志,1934(129):207-210。
[31]马菲芸。嫁给横暴的丈夫[J]。玲珑妇女图画杂志,1934(128):145-146。
[32]姚慧英、珍玲。不要给他屈服[J]。玲珑妇女图画杂志,1934(134):528-530。 《玲珑》杂志女性形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0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