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移动支付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18-10-17 14:38来源:毕业论文
Chen Adams(2004)则进一步认为安全性对移动支付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Brown ( 2003 )在对于南非消费者手机银行业务的实证研究中表明:感知安全性与是否使用


Chen & Adams(2004)则进一步认为安全性对移动支付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Brown ( 2003 )在对于南非消费者手机银行业务的实证研究中表明:感知安全性与是否使用手机银行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Parijat Upadhyay(2015)也同样认为感知的安全性对顾客接受移动支付服务的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Linck.K (2006)在研究荷兰移动金融报告中也证明,支付系统的感知安全是影响移动金融扩散的重要因素。
Kim (2007)研究发现,移动支付的商家、第三方支付平台或制造商是否收取相关费用也是重要因素。这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又一新角度。
Maurizio Canavari ( 2016)在对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兼容性对消费者使用意愿影响很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概念化强调的是移动支付相较于其他支付方式的区别和个性化特点,但是兼容性反而会更大的影响到使用的消费者。
2.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
关于移动手机支付的研究,国内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从对移动支付的兴起发展到存在的问题,以及后来的使用意愿的研究等均有涉及。
(1)在移动支付研究的理论基础方面
国内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为主流,吴先锋(2010)就利用技术接受模型,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究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因素。而施华康(2007)就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并整合了计划行为理论等其它理论机构重新构建了研究模型。吴先锋(2010)提出使用行为模型,重点研究消费者使用行为的产生机制;陈华平和唐军(2006)所使用的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将两模型进行整合。而李凯(2013)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提出交换理论,将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作为一种交换,而用户要权衡的是其中的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因此探讨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对于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
(2)在移动支付使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
吴丽(2004)以移动支付为例,介绍了移动支付的使用范围包括社会公共事业、交通运输及管理部门、商品零售业等各个方便,在方便用户的同时,移动支付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也有其面临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其操作性能、还有是否能够确保安全性,用户信息是否泄漏等对于用户使用的影响。
马涛(2005)简单的介绍了中国移动支付的主要几种应用形式。同时指出安全性能,以及移动支付的实用性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而提高移动支付的市场认知度和理解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而施华康(2007)主要研究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了影响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使用的主要因素,起影响最大的是用户的使用态度,而对使用态度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包括认知有用性、认知易用性。认知风险和使用态度之间不存在一定关系。
吴先锋(2010)将重点放在对感知风险的研究上,将感知风险进一步细化分为感知技术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功能风险、感知行为风险,提出基于感知风险的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研究模型,从而得出感知风险对个人使用意愿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陈华平(2006)认为用户的感知风险直接影响着使用意愿。个人对风险的认知、使用移动支付所承担的成本、期望效应以及努力期望都会影响个人使用移动支付意愿。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还收到风险认知、社会影响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李凯(2013)则从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两角度出发研究其影响因素,而且具体从人、机角度分别重点探讨个人创新性、知识性、MPS方便性、安全性等诸多因素对于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 移动支付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426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