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行为本质上来说就是合作。那么合作是为什么达成的呢?主流的解释有无名氏定理(The Folk Theorem)以及声誉理论。无名氏定理指出,在参与者有充分耐心的前提下,相同参与者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其子博弈精炼均衡可以是参与者互相合作。经济学中,声誉不同于我们平时认知的名声一类的解释,它一般来说指代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契约的履行、合作的达成起着激励作用的机制。从Adam Smith开始,经济学家就认为声誉是影响合作的重要因素。Telser指出,为了保证未来收益,参与者双方建立的契约会自动实行(即合作的达成),即便任何一方参与者都知道另外的参与者是自私的,从声誉的角度出发,合作也会继续持续下去。然而,Selten[8]提出了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合作不可能达成的观点。而Axelrod的实验结果却否定了这个观点,实验结果显示:合作现象常常出现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1982年,Kreps等人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引入了不完全信息后,提出了标准的声誉模型,即KMRW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解释了Axelrod(1981)的实验中为什么有限次重复博弈仍然会有合作的出现。KMRW模型提出当前的声誉会带来之后的效用,合理的说明了声誉在多次重复博弈中起着重要作用。30163
然而主流经济学理论对合作的达成(契约的履行)的解释都是在重复博弈的前提下进行的,生活中更多的陌生人场景,是一次性博弈。近年来随着实验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实验的结果都与理性经济人理论相违背,并且主流经济学理论无法对这些实验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较为著名的几个博弈实验有:信任博弈实验、公共物品博弈实验、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独裁者博弈实验、第三方惩罚实验、礼物交换博弈实验。并且不同的博弈实验揭示的社会偏好都是有差异性的,比如公共物品博弈实验受差异厌恶的影响比较显著,信任博弈则是受互惠偏好影响较大。(下面将选取几个博弈进行介绍,并剖析出其中的规则偏好)这些博弈实验的结果与在传统经济人理论下得出的结果大不相同。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某些要素客观存在并且影响着决策。Fehr 指出:几乎所有的主流经济学都不将人的亲社会情感放入决策影响因素考虑,仅仅只是将决策者当作理性经济人,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出影响决策的影响因素。Camerer中提出,博弈实验里相当大比例的参与者表现出了公平、利他、互惠等亲社会性的规则偏好,这些对不公平厌恶的亲社会性情感偏离了理性经济人假说。并且,他认为应该将已有的实验结果分析出的结论加入到行为决策模型中分析,即将这些社会性的规则偏好引入效用函数进行分析。论文网
构成效用的基础是偏好,而决策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为了解释这些系统性偏离物质收益最大化的观察结果,理论研究提出了利他(altruism)、公平(fairness)、平等(equality)或互惠(reciprocity)等偏好概念,并将其纳入效用函数。古典经济学假设认为人们是纯粹自利偏好的,只会追求个人最大收益。而与注重自己利益的“自利偏好(self-interest preference)”相对上述这些一般统称为“社会性偏好(social preference)”,或“亲社会偏好(pro-social preference)”。事实证明人并非是完全自利的传统“经济人”。Allais(1953)在经过许多可控的实验后,提出了为众人所知的阿莱斯悖论 (Allais Paradox)。此悖论主要讲了:“在现实中,人们并不会一直追求期望效用的最大化,尤其在面临风险的时候,做出的决策往往有时候会与概率相违背”。Simon(1955)提出在经济活动中,经济行为的主体(决策人)的心理过程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经济行为分析中应该包括心理学的一些分析。心理学有这样的观点:理性选择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以此为引,他提出了决策人在做决策时往往不是像传统经济学假定中的那样完全理性,只能是有限理性,因为人们在决策时不仅面临复杂环境的约束,而且还面临自身认知能力的约束。社会偏好(social preference)或多或少地被同时表述为另外三个相近的概念,即“他涉偏好”(other-regarding preference),“亲社会性偏好”(prosocial preference),“互动偏好”(interdependent preference)。社会性偏好中主要分为公平偏好、互惠偏好、利他偏好等。近年来诸多博弈实验都表明了规则偏好的普遍存在,下面将仔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博弈实验,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经济人理论进行对比,举出现实中的例子,解析出不同的规则偏好,并仔细介绍这些偏好。 履约行为模型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