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父母对子女性别教育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9-11-22 21:47来源:毕业论文
国外研究综述父母的性别教育在国外社会很早就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且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父母性别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心理

国外研究综述父母的性别教育在国外社会很早就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且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父母性别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和发展心理学的学者们通过研究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都认为在幼儿获取性别角色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待子女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Witt也认为,儿童从童年时代到青少年时代,有许多因素影响他们与性别角色有关的态度与行为。但是儿童是最先在家庭中学习这些态度和行为,然后再被同伴、学校经历和电视传媒强化,家庭显然是最强的影响力,父母通过公开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子女传递着关于性别角色的信念。41936

也有学者从父母对子女性别角色期待的角度对父母性别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如Eccles就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父母的性别角色信念系统和儿童的性别交互作用,影响了父母对性别刻板印象化活动领域的理解,这些理解又影响了父母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期望,从而影响了儿童的性别角色观与性别角色的形成。同时,Tenenbaum和Leaper也认为父母对子女的不同的性别角色期望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影响他们在性别角色认知上的发展。论文网

还有学者从父母性别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图式方面来研究其对儿童性别认知的发展。Martin和Halverson就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性别图式理论,性别图式是系统化的一套男性与女性的观点与愿望,它能影响人的行为与思维。他们还提出了父母的性别图式与儿童的性别认知呈正相关的观点,发现父母越是持传统的性别图式,子女对他人和自己的认知越是性别类型化。后来的Forbes和Adams-curtis也通过调查研究性别角色定型与亲子之间的亲密程度,发现儿童与自己性别相反的父母关系密切,证明了先前的性别图式理论。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父母性别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都对父母性别教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陈兰萍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家庭教育在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观点,并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应该在早期家庭教育中重视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问题。周春燕和冯怡也认为家庭性别教育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还提出进行合乎科学、合乎时代要求的家庭性别教育是必要的,其关键在于家长应树立性别多元化的性别观念,克服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的刻板印象,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双性化”教育。欧阳秋琼在父母的家庭性别教育中提倡重视双性化教育,反对传统的刻板的性别人格教育,提出双性化人格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欧阳秋琼还就父母在家庭性别教育中如何成功塑造孩子的双性化人格提出了一些方法与途径。

也有学者着重研究父母性别教育中其教养方式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杨昕昕在她的论文中提出父母对于幼儿采用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对于幼儿性别角色认同观念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良的教养方式可能造成幼儿性别角色认同出现偏差,导致性别角色以及人格适应的障碍,严重的会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同时她也建议父母采用双性化的人格模式。李曙光、郑艳也都认为在父母的性别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还有一些学者是从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期待等角度来探讨父母的性别教育对孩子性别角色健康发展的影响。高晓云在他的研究论文中就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期待会影响孩子的性别角色观,影响孩子的性别角色认知的观点。王雪珍也通过研究提出了父母的权力关系与情感关系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观点,她发现,父母情感亲密家庭的子女会表现出社会期待的性别角色气质,而父母之间经常矛盾冲突的家庭,子女易形成两性负性特质,所以,夫妻之间应表现的行为上相互帮助、支持,心理上相互信任与承诺,这样才能对子女形成良好的家庭性别教育。 父母对子女性别教育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218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