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19-12-11 20:44来源:毕业论文
1.1.4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饱和水溶液法 饱和水溶液法是当前制备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最常用的方法。将适量的-环糊精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在一

1.1.4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饱和水溶液法

饱和水溶液法是当前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最常用的方法。将适量的β-环糊精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在一定的温度下配置成饱和水溶液,在搅拌下加入挥发油的乙醇溶液,搅拌至规定时间,冷却冷藏 24h,使包合物析出,然后将包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白色粉末状包合物。

(2)喷雾干燥法

将芯材均匀分散在壁材溶液里,通过雾化器雾化,使溶解壁材的溶剂迅速蒸发凝固成微胶囊。该方法有点是反应量大,适用于各种热敏性,疏水性,亲水性以及与水反应的物质,比较适合工业化生产,但是包埋率不高,设备要求较繁杂,不适合在实验室进行。

(3)喷雾冷却法

芯材均匀分散于壁材中,加热熔融后进行快速降温凝固成微胶囊。此方法对水溶性风物质具有良好的缓释与保护作用,适用于敏感性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烘焙食品、固体汤料和油脂等。

(4)空气悬浮法

将悬浮的芯材固体在有囊壁成膜液的流化床中表面形成胶囊,通常用于固体芯材,因为壁材层厚度适中且均匀。

(5)挤压法

现在惰性保护气下使得芯材分散于糖类物质,然后通过压力将其挤入冷却介质中,迅速脱水降温,形成玻璃态的微胶囊。该方法适合热敏感性芯材

(6)静电结合法

    先将芯材与壁材各制成带相反电荷的气溶胶微粒,然后使它们相遇, 通过静电吸引凝结成微胶囊。适用于含甘油的微胶囊,能够批量生产,并且成本比较低,环保。

(7)包络接合法

    将疏水性芯材制成包结络合物, 从而形成分子水平上的微胶囊。该方法适用于油脂、香料和风料、酸剂、酶制剂和细胞的胶囊化,经过干燥后产品十分稳定,即使200℃下胶囊也不分解,流动性好,不吸湿。但是,在湿润的环境中芯材容易被释放出来,因此要求芯材是非极性,且分子大小一定,包络量低。

(8)溶剂蒸发法

    将芯材、壁材依次分散于有机相中,然后加到与壁材不相溶的溶液中,加热使溶剂蒸发,壁材析出而成微胶囊。适于非水溶性聚合物对活性物质的包囊,操作工艺比较简单方便,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

(9)单凝聚法

    该方法是用一种高分子壁材,将芯材分散于其中后加入凝聚剂后,由于大量水分与凝聚剂结合,使壁材溶解度下降凝聚成微胶囊。主要用于油脂和精油的微胶囊包裹,工艺简单易控制,包埋率也比较高,可以通过改变工艺方法制成粒径不同的微胶囊,但是成本较高。

(10)复凝聚法

用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物质作包埋物,芯材分散其中,改变pH值、温度或溶液浓度, 使两种壁材由于电荷间的作用溶解度下降而凝聚成微胶囊析出。该方法适用于非水溶性固体粉末或液体的包囊,对非水溶性芯材具有高效、高产的特点,成本也相对较高。

(11)水相分离法

    囊壁的原料为水溶性的聚合物, 聚合物的凝聚相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形成了微胶囊。这种方法适用于热敏感性材料,可以降低液体的挥发性,通过改变水溶液体系的pH值,使聚合物不溶解并沉积。

(12)油相分离法

    壁材和芯材先形成自由流动的凝聚相,并使其稳定地环绕在芯材微粒的周围,再向壁材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中, 加入一种该聚合物为非溶媒的液体, 引发相分离形成微胶囊。主要用于水溶性或亲水性物质的微胶囊化,形成微胶囊后固体含量增大,但是存在安全隐患,油性的分散介质易燃易爆。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32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