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食指诗歌研究”这篇论文,我经过查阅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出总结。
目前对于食指诗歌的研究文献不少,但专一分析食指诗歌成书的资料很少,食指诗歌研究方面的力度还有待加强。随着对于文革文学研究力度的加强,相信这种状况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食指诗歌研究“两个食指”现象是我们在深入解读食指及其诗歌创作时所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山东大学的孙伟红的论文《身份困境的自我迷失——对“两个食指”现象的解读》具体研究了这一现象。论文回顾食指在文革时期的经历和创作,清晰地看到了诗人的矛盾、困惑和痛苦,看到食指在政治与自我、个人和社会、文学与意识形态等等之间艰难平衡的心理。“理念”与“生活”的冲突所带来的精神灵魂的搏斗、困惑,成为食指诗歌始终贯穿到底的一条主线,以致出现了个人性话语写作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写作的两种截然对立的矛盾写作,形成了“两个食指”现象。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普遍性的矛盾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状态。“两个食指”现象是普遍性的精神悲剧的时代见证。反映出个体写作精神在强大的一体化、规范化文学环境的钳制下逐渐被消解的悲剧。44837
食指诗歌研究中,食指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同样是无法忽视的,食指诗歌在存在现代性的同时,也具有着难得的古典情怀。安徽师范大学的尹耀飞的论文《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从抒情传统、意境阐发、古典体式三个方面,集中研究了食指诗歌古典情怀的由来和意义。“古典情怀”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概念,可用古典话语、古典意境、古典倾向、古典主义来代替。但对食指诗歌而言,“古典情怀”又有一个相对稳定明确的内涵,指的是一种对古典美学传统的怀念、包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现代意义的复归,接续传统的精神火种,生生不息。食指诗歌中的古典情怀并非凭空而来,是有历史根据的。论文从食指幼年母亲的影响分析到成年后和何其芳的交往,使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由来有凭有据。食指诗歌在文革时期的影响主要是精神层面的。食指诗歌在文革时期的意义是深刻的,他所思考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他所担当的是民族灾难中的启蒙者和殉道者的形象。后来的“朦胧诗”派正是在这个精神层面进行的。食指诗歌对于现代诗坛的影响多体现在创作精神上,经历了现代主义风浪冲击后的中国现代诗坛, 应该在食指的诗中再次发掘出一种启示, 应该提倡食指这样的创作精神论文网: 以纯净的精神质量抗拒那些哗众取宠的花样翻新; 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韧人格抗拒那种急功近利的市侩作风; 以一丝不苟的严谨创作态度抗拒些自欺欺人的伪劣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食指诗歌古典情怀的研究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诗歌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情感,抒发情怀,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意象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食指诗歌中也具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意象。意象不是孤零零的物象,而是融入了诗人情感的物象。食指的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也很普遍。郑州大学的柴高洁论文《浅析食指诗歌中的意境特征》主要分析了食指诗歌中的意象。第一个就是生命意象,在文革时期迷惘的年代,在他的诗歌中并没有表现出消极颓废的情感意象,他总是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唤醒大家成为一个勇士或者英雄,高唱着“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呐喊着“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 第二个是季节。在诗人的眼里“季节”往往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来揭示所要表达的主题,对诗歌情节的表达有很好的渲染和衬托作用,有时也能够也能够反应出诗的感情基调,从而表达出诗人的某些情感。在《热爱生命》中冬天的风雪和夏日的灼热就代表了人生的挫折,但诗人反而更加“热爱生命”。 第三种是海洋,食指诗歌的“海洋”意象在展示和记录自己生命体验的同时,还表达了灵魂处于漂泊状态的实质和对于命运的抗争,以及抗争背后坚定乐观的信念。食指诗歌的意象选择上突破了“十七年诗歌”中围绕工人、农民、士兵选取赞颂或暗示性意象的模式,丢弃了惯常使用的红日、红旗、青松、风暴、海浪、山峰等崇高意象,更多注重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意象,体现出对神性的反叛,对世俗本真的回归。而且,食指诗歌意象创造的魅力在于他不过多申述纯粹的个人痛苦,而着力于表现普遍的沉没灵魂的呐喊,并用一种积极朴素的态度对待未来。 食指诗歌研究文献综述: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