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商业银行社区化经营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20-02-25 11:42来源:毕业论文
(2)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商业银行为拓宽资金来源,避开金融监管的限定要求,侧重于把原来的被动负债形式转化为积极性的


(2)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商业银行为拓宽资金来源,避开金融监管的限定要求,侧重于把原来的被动负债形式转化为积极性的主动负债;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愈发艰难。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70年代,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商业银行更多地是偏重于对资产、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运用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相互替代和资产分散来实现总量均衡和风险控制,缺口分析与久期分析成为风险控制的主要途径。
(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非利息收入比重增长,注重风险中介业务。该阶段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风险管理体系呈现全球化;其二,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其三,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其四,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从原来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成为汇集多个风险为一体的综合风险管理,综合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五,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在我国国内,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金英(2008)研究了从20世纪下半叶后,随着巴塞尔委员会陆续公布新老两个版本的协议,国际银行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文章重点谈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缺点,最后提出在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时运用动态和综合的观念。李红梅(2010)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预警方法,且风险管理方法是基于连接函数的,预警方法是模糊综合评价的,进而系统性地研究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的现状来总结出一连串有意义的政策建议。该文针对的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刘亚蕾(2012)研究信贷风险管理后总结出:商业银行办理和管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大类问题是因为银企间长期信息不对称。另外,目前存在限定信贷配给的情况,再加上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的约束,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在博弈中无法形成完全的契约。因此,评价信用风险和持续监督、控制贷款情况有利于控制信息不对称状况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毕琪惠(2013)首先分析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接着探究在此影响下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全文基于原有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民间借贷的现状下分析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最后分析银行对民间借贷风险的预防策略。
3.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周新(2010)提出“社区银行的竞争优势有四点,第一是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赢得了错位竞争优势,第二是高敏感的风险管理避免了次贷陷阱,第三是‘关系型’融资机制降低了客户风险,第四是‘安全感’商业模式支撑了市场信心。”聂晓宁(2014)提到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风险管理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生变化,且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风险管理水平中直接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随着商业银行社区化经营的兴起,大多数人的研究中,要么是与它类似概念的“社区银行”的发展战略,要么是单就社区银行的概念、特色经营的特征、特色经营的绩效、与普通商业银行相比的竞争优势等进行研究,没有直接将社区化经营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商业银行社区化经营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而总结并对社区化经营风险管理给予合适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浩,魏志华,何文虎等.社区银行研究文献综述[J].西部金融,2013. 商业银行社区化经营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682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